#公共運輸
-
公館圓環9/13拆除填平地下道 改為正交路口後有何不同?【圖解】
|生活台灣圓環逐一走入歷史,台北市公館圓環也將於9月13日拆除,改為正交路口,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同步填平。雖然民間發起守環行動要求暫緩,但台北市長蔣萬安仍重申,在安全考量下,會如期動工拆除。改為正交路口後的行車方式和現今有何不同?未來可能對當地交通帶來哪些影響?圓環真的不好嗎?
-
博愛座改做「優先席」 增加「實際需要者」也通坐
|政府欲共「博愛座」改名做「優先席」,會當坐的對象改做「身心障礙者抑是有其他實際需要的人」。交通部今日 (9/9) 公佈修改過的「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各種運具座位的圖愛佇今 (2025) 年底進前全面換新,希望統一圖樣了後,會當避免民眾因為誤解使用者煞來冤家量債。(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交通部公布優先席統一圖示 各運具年底前全面更換
|生活因應《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公布,將博愛座用語修正為「優先席」,乘坐對象改為「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交通部今(9)日公布修正後的《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統一圖示後希望避免民眾誤解使用對象衍生爭議,各運具需於今(2025)年底前全面更換。
-
「優先席」統一圖示上路 大眾運輸業年底前全面完成更換
|生活為因應立法院7月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稱「優先席」,交通部今(9)日公布「優先席」統一圖示,以及《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修正內容。新圖示除長者、孕婦、行動不便、抱小孩者外,新增以愛心中嵌入十字圖案代表的「其他需要者」。交通部表示,將要求大眾運輸業者年底前全數完成更換。
-
10公里免費政策成效有限 台中搭公車人次逐年下滑
|地方台中市推行市民搭公車10公里免費的政策多年,但乘客數卻是逐年遞減,到去年只有約8200萬人次。學者表示,因為公車駕駛人力荒,以及運具轉移不易,因此成為運量的瓶頸。
-
中市調整公車運輸成本 要求客運業全面調薪
|生活客運駕駛缺工的問題相當嚴重,因此台中市府宣布,即日起要調整公車運輸成本與運價,但公車票價維持不變,市府會吸收差額,同時要求客運業者幫駕駛加薪至少4000元。但學者認為,應該改善勞動環境,才能增加意願。
-
大聲聊天、手機開擴音影響乘客 立委籲修法管制車廂噪音
|生活現在的交通路網相當便捷卻也伴隨車廂噪音問題,有立委建議台灣應比照國際做法,修正《鐵路法》與《大眾捷運法》,明確定義車廂噪音干擾行為並授權乘務人員採取必要處置,同時建立適當罰則讓規範具有實質約束力。
-
台鐵轉型公司一年半,改革與挑戰一次看!【獨立特派員】
|生活2024年元旦,台鐵公司正式揭牌,以提升安全服務為成立宗旨。轉型邁入一年半,這個承載台灣最龐大公共運輸系統的機構,經歷了30年來首次票價調漲。雖然票價調整普遍獲得民意支持,但外界更加關注,在太魯閣號及普悠瑪事故催生的公司化轉型下,台鐵的營運效能與安全改革成效如何?
-
控Uber Eats片面再砍薪 外送員立院抗議
|社會全國各個外送員工會今(18)日上午到立院抗議,指控Uber Eats預計7月底前再次的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要求政府介入協調。到場的交通部官員強調,會儘快找業者、工會來開會;勞動部則呼籲業者要重視勞權。對此Uber Eats表示,這次不是調降,是將部分趟次獎勵轉為基本費用,但會持續溝通。
-
偽造車牌重罰原定7/15上路 交通部宣布延期
|生活為杜絕假車牌,立法院在5月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修正案,汽車偽造變造及矇領車牌者,罰鍰提高至7萬2000元。交通部原建議7月15日施行上路,卻在14日中午發出聲明,修正罰鍰分類較多,另公路監理裁罰資訊系統調整及測試,還需要更多時間,上路時間會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