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
-
美驅逐10名未滿18歲瓜國移民 聯邦法官裁定違法喊停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打擊非法移民的力道持續加重,更把目標轉向未成年的兒童。美國政府原本打算驅逐10名未滿18歲來自瓜地馬拉的無證年幼移民,但法官緊急裁定,這項做法已違反美國法律,讓遣返行動喊停。此外,2名協助美國撲滅森林野火的消防員,也因非法移民身分遭到逮捕。
-
烏克蘭鬆綁役男出境禁令 開放18至22歲男性出國旅行及留學
|全球在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原本宣布禁止18至60歲男性國民出境,近期烏國政府宣布鬆綁禁令,允許18至22歲男性能出國旅行、留學或就業,但在符合25歲徵兵資格前2年、也就是23歲起的男性仍禁止出境,新規於今(28)日正式上路。
-
格陵蘭18歲單親母未通過育兒測試 女兒誕生1小時遭強制安置
|全球一名18歲的格陵蘭單親媽媽因未通過「育兒能力」測試,因此嬰兒出生1小時後便被丹麥政府送往寄養家庭,並限制探望時間。由於丹麥政府今(2025)年5月已禁止對格陵蘭人實施該測試,布倫隆的事件除引發抗議外,也讓該育兒測試遭人權組織批評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缺乏對格陵蘭文化理解的缺陷再度遭到檢視。
-
投票日公投仍可宣傳 民眾黨快閃活動催票
|政治今天也是核三重啟公投投票日,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都在一早前往投票,不過公投和選舉罷免不同,投票日還是可以宣傳,民眾黨上午也舉行一連串快閃行動,黨主席黃國昌呼籲18歲以上公民一定要出門投票。
-
台灣骨髓移植病床集中北部 民團籲調整南北資源分配
|生活台灣每年有數百名18歲以下病童需要骨髓移植,但全國病床數只有123床。一名病童家長恩碩媽媽今(21)日到立院分享長達6個月的就醫、等床過程,立委林月琴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呼籲衛福部重新檢視並調整南北資源分配。
-
我的監護人是政府!深入解析成年監護制度【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有一些特殊狀況,成年者也有被監護的需要。最常見的是心智及精神障礙者,或是高齡失智者,因為缺乏判斷及理解能力,所以即使成年,也會透過法院的監護宣告,讓父母或親屬繼續行使監護權利。不過近幾年,因為人口結構的改變,由公部門當監護人的狀況卻越來越多。
-
英執政黨擬降投票年齡至16歲 青年與專家樂見其成
|全球英國政府17日宣布要在下次大選前把投票年齡從18歲降到16歲;這其實是執政的工黨,去(2024)年選前承諾的改革之一,這也將讓英成為全球選舉投票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
-
鼻噴式流感疫苗估10月可施打 對象僅限2到18歲以下民眾
|生活秋冬流感流行期,不少小朋友會害怕打疫苗或有暈針狀況,今(2025)年可望有新選擇。食藥署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已在台取得藥證,預計可在10月初施打。醫師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會在鼻黏膜就產生黏膜抗體,保護力高於傳統注射針劑型疫苗。不過這類型疫苗是活性減毒病毒,僅適用於2到18歲以下使用,孕婦、免疫力低下、多重慢性病等族群使用恐有罹病風險。
-
18歲女護校生等紅燈遭吊車輾斃 家屬控駕駛二度輾壓蓄意殺人
|社會上個月21日,台北市大安區一名18歲蔡姓女護校生騎車經過忠孝新生捷運站,停等紅燈時被吊車從後方擦撞,當場喪命。77歲的賴姓肇事駕駛,當時稱自己上路前已經有覺得不舒服。今(4)日是女學生的告別式,出席的目擊者強調,當時看到司機來回輾壓,導致憾事發生;家屬則再度痛批司機根本蓄意殺人。
-
因應俄烏戰火升高歐洲局勢 丹麥宣布女性納義務役抽籤對象
|全球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讓歐洲防禦拉起警報,北約峰會通過分階段擴張軍費到GDP的5%,跟俄羅斯接近的國家也更積極加強戰備與動員。丹麥今(2025)年7月1日起,年滿18歲的女性將首次跟男性同胞一起加入徵兵抽籤,比原先規劃的還要提早2年,服役時間也將會從現在的4個月增加到1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