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
法2026前禁海豚表演 動保團體:海豚應重返大海
|全球法國政府要求,所有水族館和動物園在2026年以前,必須停止所有海豚表演,杜絕虐待行為。有場館於是準備將海豚送給其他動物園,卻引發動保人士抗議,認為海豚真正的歸屬,應該是重返大海。
-
法2026前禁海豚表演 動保團體:海豚應重返大海
|全球法國政府要求,所有水族館和動物園在2026年以前,必須停止所有海豚表演,杜絕虐待行為。有場館於是準備將海豚送給其他動物園,卻引發動保人士抗議,認為海豚真正的歸屬,應該是重返大海。
-
「淡江二型」火箭今升空 創射高7公里新紀錄
|文教科技各校推動科研火箭的研發計畫有豐富成果,淡江大學成功發射「淡江二型火箭」,搭載的航電系統穩定即時傳輸;成功大學同樣成功發射科研火箭AfterLight 1,也將分析航電系統記錄,做為後續火箭任務的參考。
-
金馬62/演活自台灣赴美打拼父親 張震相隔4年二度封帝
|文教科技第62屆金馬獎今(22)晚揭曉,張震以新作《幸福之路》奪下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繼2021年《緝魂》後二度封帝。張震領獎時透露,此次是以非常放鬆的狀態演出,不管有沒有拿到獎項都盡力而為,並將獎項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
-
恢復「公投綁大選」三讀通過 中選會:會依法辦理選務
|政治恢復公投綁大選,今(21)日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明定主管機關應在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3個月起至6個月內,舉行公投,該期間內有全國性選舉時,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民進黨團則提修正動議,公投前一天放民主假,則遭藍白否決。回顧公投歷史,在公投大選脫鉤之後,包含今(2025)年的核三延役公投,和2021年核四商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和藻礁公投都沒過關。針對公投確定重綁大選,中選會回應會依法辦理。
-
《公投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公投綁大選」回歸
|政治立法院今(21)在藍白立委聯手下,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第23條修正案,規定公投案應在公告成立後3至6個月內投票;若期間有全國性選舉應同日舉行。此次修法也意謂,「公投綁大選」將自2019年取消後回歸。
-
真菌「菌絲體」做綠色包材 比利時新創公司推永續替代品
|全球歐盟在全球氣候協議中經常扮演領頭羊,同時也是全世界環保意識最強的地區。今(2025)年1月22日歐盟的「包裝與包裝廢棄物法規」正式上路,法規要求到了2030年,所有歐盟市場上流通的包裝必須是可回收利用的材質。為了找出傳統塑膠和保麗龍的永續替代品,比利時有一家新創公司利用蕈菇和木屑,做出了可分解的包裝材料,成為歐洲第一家利用「菌絲體」來製作包裝材料的先鋒。
-
印尼塞梅魯火山大規模噴發 政府強制撤離900居民
|全球印尼爪哇島東南部海拔3676公尺的「塞梅魯火山」,昨(19)日發生大規模噴發,火山灰雲直衝天際高達2公里。當局強制撤離了900位居民,並協助170名登山客平安脫困。
-
美參議院一致通過對台新法 擬要求國務院解除台美交流限制
|全球美國聯邦參議院18日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定期檢視並更新美台交流相關的指導準則,並解除美方在對台互動中設下的自我限制。由於這項法案先前已在眾議院過關,待參、眾兩院確認通過文字一致版本後,即可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生效。
-
公視奪卓越新聞獎2獎項 東南亞語新聞獲社會公器獎【涉己新聞】
|生活第24屆的卓越新聞獎今(18)日頒獎,公共電視奪下2獎,包含東南亞語新聞獲得社會公器獎殊榮,而PNN新聞實驗室則以「財劃法吵什麼?」獲得了新聞敘事創新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