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
-
核三重啟公投8/23登場 屏東環團與民眾議會前抗議
|生活屏東核三廠2號機才剛在5月中除役,立法院隨後通過核三的重啟公投,由於核三廠曾經發生多起核子事件,還包含2次核電廠史上最嚴重的2級核子事件,讓環團和當地民眾擔心,屏東會再度籠罩在核安的恐懼中。
-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 文化部推9天跨界活動
|文教科技為了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今(19)日開始到27日,文化部舉辦世界閱讀日主題活動。運用100本精選書籍,連續9天集結各式文本改編演出跟互動書展等,有一系列的跨界文化體驗活動。
-
曾為籌措學費從事性工作 日本52歲攝影師記錄花街點滴
|全球日本江戶時期將風月區稱為遊廓,動畫《鬼滅之刃》和NHK大河劇《蔦屋重三郎》都以吉原遊廓為舞台,讓傳承400年的紅燈區成為流行文化的話題。一名曾從事性工作的52歲女性攝影師,用鏡頭拍下日本各地的遊廓景緻,希望外界以多元的角度,認識這項行業的歷史淵源,以及不為人知的文化意涵。
-
與大台北首家東南亞主題書店道別,回望十年燦爛時光!【獨立特派員】
|社會獨立書店–燦爛時光除了大量提供東南亞文字的書籍之外,還開辦東南亞語言課程,以及各種與東南亞文化相關的講座。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家以東南亞為主題的獨立書店,更是台灣民眾與東南亞移民、移工之間交流對話的平台。不過書店營運即將屆滿十年,卻打算熄燈歇業。
-
員林青年的愛鄉選擇|你用什麼方式記錄家鄉?【我們的島】
|地方你會怎樣紀錄你的家鄉呢?有一群年輕人正在用創新方式為彰化員林注入新活力。開設書店、活化歷史建築,錄製Podcast或是利用社群媒體,要將家鄉故事傳遞出去......
-
獨立書店成中繼站,串連社區照顧資源【獨立特派員】
|社會因應人口老化問題,國內有社福團體開始倡議共生社區的概念,希望打破照顧界線,透過共融共享的精神,讓社區裡的人可以彼此合作,一起共好生活。台中有一家獨立書店,就以串照基地為出發點,希望成為串聯照顧者的中繼站,除了分享轉介各種照顧資源,也試圖號召更多人共同參與。
-
上海「季風書園」當年被迫關閉 6年後在美國華府重新開張
|全球上海季風書園曾經是中國自由主義和獨立書店的象徵,但在2018年,也就是創立21年後,因為政治因素被迫關閉。對於書店負責人于淼來說,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不過在經過6年的努力後,季風書園在美國華府重新開張,也是當地唯一一家的中文書店。
-
文化部力挺花蓮振興 專屬加碼1200點文化幣6/8上路
|文教科技因應0403花蓮地震災情,文化部為協助產業振興,今(21)日宣布自6月8日起「文化幣花蓮限定,擴大加碼1200點」,符合今(2024)年領取文化幣資格的16至22歲青年到花蓮,即可再領取1200點文化幣,專屬使用於花蓮地區藝文消費。
-
港《基本法》23條生效 獨立書店不堪騷擾紛熄燈
|全球香港立法會3月通過《基本法》第23條,進一步打壓自由與人權,許多獨立書店因為不堪港府找碴,在3月底紛紛結束營業;光是3月31日這1天,就有至少10間店鋪熄燈,過去1個月有好幾百間店被迫關門,與港府聲稱《國安法》上路,香港會更加繁榮截然不同。
-
書店訪視委員自述不買書 業界掀不滿、文化部宣布停職
|文教科技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蔡志浩,發文述說自己訪視獨立書店的心情,也強調空間有限,近年堅持不買書,而是從圖書館借書。不過,他身兼文化部委託的實體書店訪視委員,言論引發獨立書店和出版界不滿,文化部也停止他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