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受難
-
原住民轉型正義首例-杜銘哲追尋「家」的答案【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1952年,鄒族醫師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誣陷入獄,一生都活在恐懼中。他的兒子杜銘哲,成長過程始終與鄒族文化缺乏連結,即使後來為父親爭取到平反,一生卻依然都在尋找「家」的答案。紀錄片導演黃聖鈞、薛若儀歷時兩年,記錄下杜銘哲追溯父親過往的旅程。
-
落實轉型正義 濟民團訴求中正紀念堂著關門
|拜六佇中正紀念堂頭前,有大批民間團體集合,號召大約500个民眾,訴求愛共中正紀念堂關起來,而且趕緊做園區的轉型,也清除臺灣各地的威權象徵,落實臺灣的轉型正義工程。(這則新聞標題、前言、內文為臺語文。)
-
世界人權日典禮 總統:錯誤歷史袂當放袂記得
|總統賴清德的南太平洋出訪行程拜五煞鼓,拜六頭一个公開行程,就是出席人權館的2024世界人權日典禮。賴清德佇典禮,向政治受難者佮𪜶的家屬致意,而且講,袂使共歷史放袂記,愛探討真相,開展對話,來重建社會信任。(這則新聞標題、前言為臺語文。)
-
世界人權日典禮賴清德返國出席 97歲受難者談關押綠島不見天日
|政治總統賴清德7日上午出席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現場安排97歲的政治受難者分享故事,賴總統也向政治受難者與家屬致意,表示錯誤歷史不能忘記,要透過挖出真相展開對話。而對台海情勢緊張,賴總統強調會堅定守護台灣主權。
-
國家人權博物館推繪本 望民眾認捌人權議題
|國家人權博物館的「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長期共沉重的人權議題,轉換做故事、出版做繪本,希望予閣較濟人了解人權議題。今年的徵選計畫完成16件作品,其中有5件優選,未來計畫出版做繪本。(這則新聞標題、前言、內文為臺語文。)
-
用AI做台語bàng-kah 「天外飛貓」講臺灣古
|AI佇咱的生活中已經有真濟多元的應用,像講ChatGPT通替人寫文章、解答問題,AI嘛通替人畫圖。逐年攏會推出人權劇的劇團「海島演劇」就運用AI來做動畫,最近IN推出「天外飛貓」的台語動畫,欲講濟濟心適的臺灣故事予民眾了解,嘛予學校老師、抑是親子共學的家庭咧學台語的時,有無仝資源通用。(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
519訂為「白色恐怖記憶日」 警惕執政勿重蹈覆轍
|社福人權行政院今(18)日公布,已經在上週核定,將每年的5月19日訂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只紀念不放假,除了要讓威權統治歷史成為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也要提醒執政者不要重蹈歷史的錯誤。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提醒執政者莫犯仝款錯誤
|政治受難者倡議真久,希望5/19設做白色恐怖記憶日。今仔日(4/18)行政院宣佈,已經核定5/19這工是白色恐怖記憶日,干焦紀念無放假,希望民眾了解威權統治的時間,國家暴力侵害人權,同理受難者遭遇,嘛提醒執政者毋通閣再犯錯,當初的倡議團體也表示肯定。
-
政院拍板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只紀念不放假
|社福人權行政院今(18)日公布,已在上週核定將每年5月19日訂為「白色恐怖記憶日」,除了讓威權統治歷史成為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更時刻提醒執政者不應重蹈歷史的錯誤。行政院也表示,未來519只紀念、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