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際鳥盟

  • 非洲企鵝數量少列極度瀕危物種 南非中心積極復育、照顧

    |全球

    非洲企鵝因為棲地的環境惡劣、難以繁衍,已經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目前南非企鵝保育中心正積極復育非洲企鵝,以及捕捉、照顧受傷生病的企鵝,等待企鵝恢復健康後,重新進行野放。

  • 全球逾4.6萬物種面臨滅絕 「冷凍DNA」成最後防線

    |全球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4萬6000多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除了為牠們保留生存空間,倫敦動物園也加入冷凍DNA的行列,希望設下最後一道防線,避免瀕危動物像恐龍一樣走向滅絕命運。

  • 瀕危野鳥環頸雉數量大減 環團籲守護知本濕地

    |環境

    被列為國家瀕危野鳥的環頸雉,在東部野外還有族群數量。荒野保護協會和台東縣野鳥學會在每年3、4月環頸雉繁殖期進行調查,在知本濕地的調查發現,今(2024)年的數量只觀察到115隻,比去年196隻少了81隻,數量大減。

  • 台東知本濕地環頸雉調查 今年115隻近5年新低

    |環境

    被列為國家瀕危野鳥的環頸雉,在東部野外還有族群數量,不過,有保育團體在知本溼地的調查發現,今(2024)年觀察到環頸雉的數量,比去年大幅減少超過80隻。

  • 賽普勒斯緩衝區鼠患害農作 貓頭鷹助農民捕鼠

    |全球

    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因為跟土耳其的歷史衝突,而設立無人居住的緩衝區,但也因此助長鼠輩繁衍橫行,危害鄰近村莊的農作物,地方政府為了解決鼠患,開始飼養貓頭鷹「倉鴞」消滅老鼠,平均1年能抓5000隻老鼠,成了農民的好幫手。

  • 台東知本濕地10公頃灌木燒毀 恐危害環頸雉生態環境

    |環境

    台東知本濕地昨(26)日傍晚發生大火,可是火警發生前,荒野保護協會和台東縣野鳥學會等團體才發布今年知本濕地保育類環頸雉調查成果,一共紀錄到196隻,現在讓人擔心環頸雉的安危,生態也可能受到衝擊。

  • 拒政治表態 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因為不願簽署相關政治表態文件,遭到國際鳥盟除名。鳥會表示,自己是野鳥保育組織,而不是作為政治推手,因此拒絕簽署。外交部則認為是中國不當介入,對此強烈譴責。 官網PO出中英文聲明,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因為國際鳥盟認為中文名稱對夥伴關係造成風險,15日遭到除名,而外交部認為中國政府不當介入國際鳥盟的運作,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承諾「不促進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立」,對連毫無政治意

  • 拒政治表態 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因為不願簽署相關政治表態文件,遭到國際鳥盟除名。鳥會表示,自己是野鳥保育組織,而不是作為政治推手,因此拒絕簽署。外交部則認為是中國不當介入,對此強烈譴責。 官網PO出中英文聲明,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因為國際鳥盟認為中文名稱對夥伴關係造成風險,15日遭到除名,而外交部認為中國政府不當介入國際鳥盟的運作,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承諾「不促進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立」,對連毫無政治意

  • 拒政治表態 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兩岸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昨天遭到國際鳥盟除名,原因是因為國際鳥盟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更改名稱,並簽署相關政治表態的文件。不過中華鳥會認為自己作為野鳥保育組織拒絕簽署,外交認為是中國不當介入,對此強烈譴責。 官網PO出中英文聲明,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因為國際鳥盟認為中文名稱對夥伴關係造成風險,15日遭到除名。外交部認為中國政府不當介入國際鳥盟的運作,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承諾「不促進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

  • 拒政治表態 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兩岸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昨天遭到國際鳥盟除名,原因是因為國際鳥盟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更改名稱,並簽署相關政治表態的文件。不過中華鳥會認為自己作為野鳥保育組織拒絕簽署,外交認為是中國不當介入,對此強烈譴責。 官網PO出中英文聲明,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因為國際鳥盟認為中文名稱對夥伴關係造成風險,15日遭到除名。外交部認為中國政府不當介入國際鳥盟的運作,要求中華鳥會必須承諾「不促進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