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侮辱
-
不滿垃圾未分類遭退回 南投民眾攻擊清潔隊員
|地方又發生清潔隊員遭辱罵。上個(5)月28日南投竹山清潔隊隊員執行清運工作時,有一位民眾因未確實分類,將紙類等回收物參雜在垃圾裡,清潔隊員依照規定勸導並請他帶回,但這位民眾卻大聲怒罵恐嚇甚至出腳攻擊,公所也向警方提告公然侮辱及妨害公務,也呼籲民眾要保持理性。
-
辦案掠毋著人! 民眾無辜予警察tshuā轉去派出所
|高雄昨昏(4/17)有一位姓林的查某人,去予掠通緝犯的警察當做是仝黨的,警察態度強硬閣歹聲嗽,愛伊報身份證號碼,最後是硬共人tshuā轉去派出所。落尾警方發現掠毋著人,才放伊走。事後當事人共過程攏囥佇網路,引起議論。今仔日(18)鳳山分局出面會失禮,承認錯誤,嘛會追究三位員警的責任,進行懲處。(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稱遭反方辱罵並揚言開槍 高雄罷免團體報案
|地方全國藍綠立委大罷免活動遍地開花,高雄有民間團體發起罷免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及黃捷的連署,今(25)日上午罷團到鳳山分局報案指稱,連署期間多次遭反對罷免方民眾辱罵,甚至揚言開槍等。對此許智傑也呼籲警方儘速查明,同時表示罷免是國人權利,呼籲各界以平常心看待。
-
北市員警涉嫌洩密 勾結業者造假遺囑詐財
|社會警界又爆出違紀事件,台北市1名派出所員警涉嫌盜查獨居長輩個資,把資料洩漏給不法集團,透過造假遺囑,用遺贈物的名義在長者過世後,順利詐得遺產,盜領總價值初估上億元;檢方昨(23)日大動作搜索,帶回多人到案,其中更有1名蔡姓律師涉案,訊後遭聲押禁見。
-
公然侮辱罪侵害言論自由? 憲法法庭: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
|生活媒體人馮光遠、作家張大春等人不滿因為發表言論,就被依《刑法》公然侮辱罪判刑,質疑侵害言論自由、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26)日做出合憲解釋,但限縮適用範圍,認為公然侮辱罪應該權衡個人名譽權,或有益於公共正面價值的範圍,才沒有違反《憲法》言論自由。
-
公然侮辱罪礙言論自由? 公眾人物聲請釋憲
|媒體人馮光遠、作家張大春等人,不滿因為發表言論,就夆依照刑法的公然侮辱罪判刑,質疑侵害言論自由,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仔日做出合憲的解釋,毋過適用範圍愛縮小,認為公然侮辱罪應該愛去看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對公共有正面價值,才無違反憲法言論自由。(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96%特教生就讀普通班 立委及民團指資源、人力不足
|文教科技台北市某公立高中1名特教生,不服代課老師的管教,對老師吐口水、出拳,引發高度關注。教團和立委表示,目前有96%的特教生進入普通班,資源與支持不足,比如學生特教助理人員,只領《勞基法》基本時薪183元,在校半天,沒太多人有意願擔任。
-
台北女推嬰兒車占車位 比中指遭駕駛提告
|地方台灣多數市區或鬧區的停車位常常一位難求,部分民眾就會先以人占據停車位,卻也因此與其他想停車的民眾發生衝突。高雄跟台北昨(6)日都分別發生人肉占車位的糾紛,警方提醒,以人占車位行為違反《道交條例》可處500元罰鍰。
-
公然侮辱是否除罪改民事賠償 憲法法庭言詞辯論
|社會用冒犯性言論評論他人,可能涉及《刑法》公然侮辱罪,像是媒體人馮光遠等人都曾觸犯這條法規遭判刑,但他們認為公然侮辱罪侵害言論自由等保障,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25)日召開言詞辯論,聲請人主張可用民事賠償取代刑罰,而法務部則表示,現在不少人是透過網路匿名散佈侮辱言論,沒有刑事制裁,難保不會助長網路霸凌歪風。
-
公然侮辱重判3個月 最高檢:超出法定刑提非常上訴
|社會台北市有一名陳姓司機,因為在加油站用不雅言詞辱罵員工被起訴。北院依公然侮辱罪判刑3個月,得易科罰金9萬元。但最高檢認定這項判決違法,已經超出法定刑,檢察總長日前依職權提起非常上訴。而北院回應,法官審理的案件量大,一時疏失用錯法條,將依相關規定進行後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