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國際機場

  • 台中大巨蛋確定落腳水湳園區 採BOT模式盼容納至少3萬人

    |地方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28)日宣布台中將興建大巨蛋,由民間投資人以BOT方式興建,地點位於水湳經貿園區的創研一用地,地點符合用地單純、面積足夠、交通方便以及商業機能4個期望,希望興建至少能容納3萬人以上的大型多功能場館。

  • 中部地區罩厚霧 臺中機場有10航班延誤、取消

    |

    臺中地區今仔日(27)罩霧真厚,一直到早起11點外才解除厚霧。這段時間,臺中國際機場飛行機起降有去受著影響,有10幫飛行機延誤抑是取消。另外,明仔載就是228連假的頭一工,高公局提醒,對早起開始落南的車就會真濟。(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大韓航空飛台中班機突返仁川 壓力系統異常致13旅客不適送醫

    |生活

    一架由韓國仁川機場飛往台中的大韓航空班機,昨(22)日下午起飛後50分鐘後出現「壓力系統異常」警示,緊急下降高度必飛返仁川機場,飛機迫降後有13名旅客身體不適送醫,該班機旅客今日中午12時15分已經抵達台中。

  • 台中機場定期航線僅3條遭疑復甦慢 交通部擬7、8月啟動包機

    |生活

    疫後觀光潮湧現,但以台中國際機場來說,目前只有3條定期航線,讓不少觀光客感覺不便。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2)日前往會勘時表示,已邀集各方討論,增加航班提升運輸量能,預計在7、8月之間就會先啟動包機。另外對於台鐵在明年度將公司化,王國材表示目前各項補貼已經陸續到位,董事長的人選,必須要有充分的溝通能力。

  • 台中機場定期航線僅3條 學者建議接駁問題優先解決

    |生活

    疫後觀光潮,國際旅運需求也增加。但台中國際機場的航線,目前還只有到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和香港3條航線,讓民眾覺得遠不及其他機場的便利。台中市府表示,將努力和業者洽談開闢新的航線,而學者則建議,應該先解決台中機場的接駁問題。

  • 台中機場拆舊航廈 深夜工程噪音擾民

    |社福人權

    台中國際機場正進行國內航廈新建改善工程,必須拆除舊航廈,但26日深夜未經申請,連夜進行拆除作業至隔日凌晨,巨大噪音讓讓機場旁的居民徹夜難眠。當地里長氣憤指出,這已不是第一次半夜擾民,希望台中市府能介入協調,禁止要求台中機場夜間施工。 怪手持續拆除建築物,一旁也灑水降溫,台中國際機場正在進行舊航廈拆除作業。不過施工的時間卻是在26日深夜到27日的凌晨,巨大的聲響讓附近的居民無法入睡,大家抱怨連連。

  • 台中機場拆舊航廈 深夜工程噪音擾民

    |社福人權

    台中國際機場正進行國內航廈新建改善工程,必須拆除舊航廈,但26日深夜未經申請,連夜進行拆除作業至隔日凌晨,巨大噪音讓讓機場旁的居民徹夜難眠。當地里長氣憤指出,這已不是第一次半夜擾民,希望台中市府能介入協調,禁止要求台中機場夜間施工。 怪手持續拆除建築物,一旁也灑水降溫,台中國際機場正在進行舊航廈拆除作業。不過施工的時間卻是在26日深夜到27日的凌晨,巨大的聲響讓附近的居民無法入睡,大家抱怨連連。

  • 中國航母航行台海 蔡:有能力保護自己

    |

    對於中國航空母艦行經台灣海峽,總統蔡英文也做出回應,指出台灣有能力保護自己,而對於目前的香港情勢,總統也批評說港府是以子彈來對付人民。至於民進黨的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及黨主席卓榮泰,在為立委造勢的時候,是強調新北選情的重要性,如果有人違紀參選,將會以黨紀處分。而競選連任的蔡英文總統,預計在明天下午3點30分,將與賴清德赴中選會完成登記作業。 總統蔡英文上午到台中,參加台中國際機場的航廈擴建動土,承諾

  • 中國航母駛過臺海 蔡:咱有能力保護家己

    |

    總統蔡英文佇咧媒體聯訪的時,予人問著中國的航空母艦開入去臺灣海峽的問題,蔡英文表示,臺灣有才調保護自己,也講著香港情勢,是政府用銃子對付人民。 總統蔡英文上午到台中,參加台中國際機場的航廈擴建動土,承諾給中台灣一個完整的國際機場,下午到新北陪唐星兒參加活動,不過會後的媒體聯訪,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中國自製的航空母艦,航行台灣海峽一事。此外,對於香港情勢,總統強調,政府不應該用子彈對付人民。 ==總統

  • 臺中機場載運量成長 航廈改善工程今破土

    |

    來看「臺中國際機場」,載人客的運轉量,一直咧增加,交通部今嘛將本底拍算到「公元2035年」的發展計畫,拖長到「2040年」,投入的經費,閣大大增加到7百5十6億,目前主要是欲楦闊歇飛機的埕斗,閣有改善接送人客的航空大樓。蔡英文總統和交通部林佳龍部長,早起嘛去到臺中,參加破土的典禮。 總統蔡英文和交通部長林佳龍,聽取台中國際機場國內航廈改善工程的簡報後,進行動土儀式,也宣告台中國際機場的整建,走向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