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大馬研究指床蝨有助辦案 體內可保存嫌犯DNA達45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俗稱「臭蟲」的床蝨會躲在家具的縫隙裡,被它咬上一口,全身奇癢無比。但是這麼討厭的東西也有它的用處。馬來西亞的科學家發現,人類的DNA可以在床蝨體內留存45天,如果嫌犯正好被咬到,這個線索就可以用來辨識出嫌犯的特徵。

小小的黑點在墊子上爬來爬去,仔細一看,原來是俗稱「臭蟲」的床蝨。牠們最喜歡生活在椅子和床墊的縫隙裡,只要咬上一口,皮膚就會奇癢無比。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研究團隊注意到,床蝨在吸過人的血液以後,可以在體內保存這個人的DNA長達45日。於是他們想到,這可以應用在犯罪現場,用來辨識出嫌犯的外表特徵。

昆蟲學者阿布馬吉德表示,「我們的研究使用短縱列重複序列,可以檢驗出人的基本表徵,髮色、眼珠顏色、膚色,還可以得出性別。」

學者表示,許多人會先想到研究蚊子,當作犯罪鑑識的工具。不過蚊子移動範圍大,而且DNA留存的時間不長。床蝨則必須在陰暗的家具縫隙生活,吸血後也會體積變大,無法到處亂跑,正好適合蒐集線索。

博士後研究員李琳(音譯)說明,「大部分人會研究蚊子,因為蚊子可以搭載被咬者的基因,但對於床蝨的了解還不多,所以我們開始著手研究。」

不過學者也指出,目前相關的醫學檢驗,只能從床蝨身上找到外觀相關的資訊,無法直接確定嫌犯的身分。而對於部分複雜的案件來說,45日的DNA保存期限,可能還是不太足夠。

專家期待未來能持續研究,讓床蝨發揮更大的鑑識潛力,能真正幫助官方破案,小兵立大功。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