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高麗菜連4旬亮紅燈 農糧署籲農民減種分散風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期氣候穩定,根據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苗預警系統顯示,從今(2025)年8月下旬以來,高麗菜已連續4旬亮警戒紅色燈號,種植情形集中並且數量偏高,9月下旬高麗菜出苗量比近3年同期平均增加9%。農糧署就呼籲,農民避免產期重疊,希望透過預警平台提供資訊,讓農民調整生產規劃,分批減種降低風險。

種植一個月高麗菜,部分因為近期氣候炎熱等因素造成枯死,但根據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苗預警系統顯示,從今年8月下旬以來,高麗菜已經連續4旬亮紅燈達警戒,代表種植情況集中、數量偏高。

雲林農民廖先生表示,「務農的民眾就是靠著節氣去種植,如果亂種也沒用。也不是說大家搶著種,不是這樣,就是梨山高麗菜採收後期,梨山採收完沒高麗菜,我們這邊種接著剛好。」

雲林農民范女士說:「也有碰到朋友還是認識的人,盡量叫他們不要種太多,第一點影響到量還有價格。」

農糧署表示,7月下旬豪雨過後氣候穩定,8月2期稻收成後農民轉種高麗菜,8月出苗量達380萬株,一直到9月下旬高麗菜出苗量達587萬株,比3年平均同期增加9%,原因仍需分析,發布紅色燈號警戒呼籲農民調節種植。

農糧署蔬菜及種苗副組長陳吉成回應,「540萬到600萬株我們會做警戒值紅燈訊號,有發布訊號時,我們就會呼籲農民減少種植跟採分批種植的方式,來把種植量分散掉。」

雲林農民程先生指出,「施肥、農藥還有什麼的,一分地成本都要2萬元左右。」

農糧署說,出苗量達到600萬株以上就會發布紫色燈號,代表高麗菜嚴重超量種植,目前先透過預警平台提供紅燈警戒,協助農民掌握最新種植情況,避免造成產期重疊,也呼籲農民調整產期或減種,分散風險才能確保合理收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