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助金未納部分村里惹怨 花蓮縣府緊急更新名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縣府從今(3)日開始發放災民每戶5萬元慰助金,一早就有不少人提前到場等待,但受災的範圍認定一度掀起風波。縣府原先沒將大馬村、大華村的部分鄰里列作可領取對象,引發不滿,部落青年組成的自救會更揚言發起陳情,讓縣府緊急更新,把這兩村的村民也全戶納入。中央則建議縣府從寬認定,把部分災民並沒有設籍卻在當地工作也納入考量。
災民接連湧入農會排隊,放下清掃工作,特地抽出空檔一早到場等待,要來領取花蓮縣府發放的災後慰助金每戶5萬元。
有災民表示:「昨天喔,我們不相信,結果早上一聽到可以領,我們趕快來。」
3日領取首日,縣府在多處發放,由戶長代表領取,要是沒有身分證件,得先到戶政機關申請補發,接著4日開始改成光豐農會等2處集中定點發放,但受災戶的認定範圍一度引發風波。
原訂的受災範圍與發放對象未列入大馬村、大華村的部分鄰里,引起不少災戶不滿,也讓原民部落青年組成的自救會揚言發動陳情,縣府才緊急更新把全戶納入。
fata'an自救會網路媒體組長里新.哈魯蔚表示,「縣府跟中央說受災戶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對我們fata'an來說,我們整個部落都受災了,不論有沒有淹水,也沒有人要來溝通,突然又說要發慰問金,然後又發得亂七八糟。」
花蓮縣農業處長陳淑雯回應,「除了大全、大進之外,那其他8個村是全村來發放的一個原則,那另外大全、大進的民眾的話,他如果不是在本來被劃設的影響範圍的保全戶的話,但有實際受災的狀況,那請去公所辦理相關的受災登記。」
面對自救會訴求,縣府回應,光復鄉目前8個村採全村發放,中央則建議縣府對災民的定義能夠從寬認定。
中央救災中心前進指揮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呼籲,「補助是補助戶籍的住戶,但是真正在這邊住的實質住戶、工作人員,也請縣府要去考量認定範圍。」
另外,賑災基金會也募得超過7.8億,第一階段已撥款1.6億多元,用於死亡、失蹤賑助,以及每戶5萬元的家戶清理支持方案,而各界踴躍捐款早已達成賑災基金會原先設定的5億目標,但將按原計畫持續募款到10月24日。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