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極端風速逐年增強 鐵皮屋頂恐成傷人武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8月楊柳颱風和7月的丹娜絲颱風相繼吹掀不少民宅屋頂,其中不乏鐵皮屋頂。儘管台灣有建築耐風規範,但鐵皮屋實際搭建是否符合法規?防災產業協會研究近30年颱風侵台情況,發現近10年極端風速有增加趨勢,當颱風風速越來越高,鐵皮屋還適合台灣嗎?

7月丹娜絲颱風,有1.6萬間民宅屋頂被吹掀,有不少就是鐵皮屋頂。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姚大鈞說:「最近這10年的極端風速,的確是越來越高。」

台灣有建築耐風規範,但實際搭建是否符合法規?當颱風風速越來越高,鐵皮屋還適合台灣嗎?

台灣雨量豐沛,年平均降雨量達到2500毫米,鐵皮屋常用的浪板因施工快速、便宜、具遮雨效果,成為常見的建材選擇。

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理事長徐茂卿解釋,「那個浪板10、20年它不會漏水,除了它鏽掉貫穿。」

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是造成鐵皮屋容易被吹掀的原因。建築物耐風設計分為3類:第1種是開放式,四面都沒有牆面;第2種是部分封閉式(半封閉),僅有幾面牆體阻擋,未完全封閉;第3種則是封閉式建築。

強風來襲時,最危險的就是「部分封閉式」建築。

姚大鈞指出,「它原來可能是封閉式的,那可能強風的關係,它某一個門被吹開了,它就屬於半封閉的建築,強風灌入之後,就會形成建築物內部跟外部的壓力差,而這個壓力差,有時候會大到說直接把屋頂掀掉。」

一般建築物的設計抗風規範,是依據台灣各地氣象站的歷史觀測,推算出「50年回歸週期」的最高風速。 

姚大鈞表示,「丹娜絲颱風的風速,接近快35年的這個在台南跟嘉義地區的這個最高陣風的風速。」

防災產業協會統計近30年颱風侵台情況,以10年為一個分析區間,發現最近10年,台灣的極端風速有增加趨勢。

姚大鈞說明,「平均風速的部分,在最近這10年,事實上都是有明顯降低的現象,但是最近這個10年的極端風速,就是最高風速的發生次數卻是最高的。」

若極端風速持續增加,現行的耐風規範還適用嗎?

淡江土木工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傅仲麟指出,「10年左右我們就會有一次的算是修正或調整,有關極端氣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議題,那也會參考各國他們,是不是有做這樣的調整的看法,回頭來再看我們的這個規範是不是經過需要修正。」

陽明交大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林其穎認為,「雖然我們有一個規範在那,但是實際的施工就不一定會去按照這個東西,台灣常見的這種既存違建,它是鐵工師傅在施做,就沒有這部分的檢核跟評估。」

台灣鐵皮屋建築隨處可見,全台究竟有多少鐵皮屋,當中又有多少比例的違建,內政部國土署沒有明確數據,表示仍在統計中。但若從違章建築數量來看,短短半年間,全台又增加4703件。

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徐茂卿說:「一個比較大的一個風災,那對這個一些老舊建築物,或是說施工比較不嚴謹的,這種輕型或是說浪板的一些建築物,它就會受到很大的考驗。」

陽明交大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林其穎說道,「它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風險很不明確,這些屋頂它的存在,其實就有點像提供這個在風災底下,提供一個像是武器的東西,它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飛出去,然後不知道會打到什麼東西。」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