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評巴氏量表新制上路 重症家庭憂看護棄重擇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外籍看護以及幫傭的聘僱資格,最近再度引發話題,從上個(8)月開始,8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不需要有巴氏量表也可以申請,預估將會增加10萬名看護人員的需求。而在過去半年多,許多重症病患的家庭都非常焦慮,擔心外籍看護會想要轉到比較輕鬆的工作。
黃仁祥在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工作,近期他的工作場域裡卻瀰漫著不安的氛圍。
脊損潛能發展中心專案組長黃仁祥指出,「其實也有聽到好幾個傷友說, 看護在跟他們提薪水要提高了,不然我沒有辦法照顧你,因為我做這麼累幹嘛,我去照顧阿公阿嬤相對來說輕鬆。」
工作上黃仁祥所接觸的大部分都是脊損傷友,而傷友間的不安氛圍已經瀰漫超過半年。
2024年的最後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修法後,包含80歲以上健康、亞健康長者,以及70至79歲癌症2期以上患者,不再需要檢附巴氏量表,就能聘僱看護移工,預估將增加10萬名看護需求,對照顧家庭來說,則意味著多了10萬名潛在的聘僱競爭者。
新制上路前,數十個社福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對新制可能產生的聘僱排擠表示擔憂。
印尼看護艾瑪問道,「阿嬤,這個是什麼顏色?黃色。」
帶著口音,努力學習與阿嬤互動的艾瑪,他的母國印尼是台灣看護移工的最大來源國,台灣有85%的看護移工來自印尼。對於免評新制可能產生的聘僱排擠,仲介業者認為最終還是要回歸移工來台的目的。
仲介業者許家畯表示,「只是來陪伴長輩,不要跌倒,陪他去散步,應該薪水不會給太高,所以我覺得這個不同工、不同酬這件事情, 我覺得大家有這樣子的心理準備的話,我是認為移工應該不至於有太大的異動。」
轉換雇主期間,原雇主還是要承擔移工的食宿責任。仲介業者觀察,新制上路以來,轉換情況並未有明顯變化。然而在不同工、不同酬的概念下,照顧家庭端卻明顯感受聘僱成本的增加,也加劇了長照商品化。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