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脊髓損傷到站上帕運 羽球國手楊伊宸鼓勵傷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2024)年巴黎帕運,台灣帕運輪椅羽球女雙國手楊伊宸和胡光秋首次站上帕運殿堂,寫下歷史新頁,楊伊宸多年前因意外脊髓損傷,透過傷友鼓勵才接觸運動、重啟人生,趁著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30週年慶,她到場參與,希望鼓勵更多傷友勇敢走出困境。
左手移動輪椅、右手揮拍,一球一球訓練累積經驗。她是台灣帕運國手楊伊宸,也是國內輪椅羽球首度挑戰帕運殿堂的女雙選手之一,替台灣寫下歷史新頁。
本身是脊髓損傷傷友的她,趁著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30週年,到場鼓勵傷友。
帕運國手楊伊宸表示,「意志力很重要,因為我們本身我們在復健的過程當中,可能就是有一些肌力的,肌肉會受損、會痠痛,告訴自己要撐過去、要撐過去。」
中心指出,脊髓損傷傷友大多是後天造成,尤其意外為最大宗。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林進興指出,「有90%是所謂的意外傷,10%是疾病引起的,我想很多的意外、意外傷害,其實如果大家注意,都是可以預防的。」
傷友面對疼痛、某些器官失能問題,有些人花費半年到1年重新走入社會,有些人卻一輩子都無法面對,需要更多支持鼓勵。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林進興表示,「傷者而言以及傷者的這個家庭而言,他們都要渡過一段,非常長的心理的低沉,調適的時間。」
脊髓傷友受傷都是不可逆的傷害,平均得靠輪椅生活至少30到50年,生活重建、社會適應、職場重建都得從頭來過,中心也將籌設全國第1座專供脊髓損傷傷友的南州樂活中心,提供照顧層面、職業媒合等服務,讓傷友靠自己的力量維持生活與尊嚴。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