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
-
楊勇緯世錦賽奪銅 台灣男子柔道第1人
|生活台灣柔道好手楊勇緯,在烏茲別克參加2022世界柔道錦標賽,一路闖進60公斤量級4強賽。楊勇緯雖然敗給去(2021)年東京奧運金牌的日本名將高藤直壽,但他仍在銅牌戰,靠著一本勝擊敗以色列對手,贏得台灣男子柔道第1面世錦賽銅牌。
-
體罰、勝利至上迷思嚴重 日本兒童柔道賽停辦
|全球日本是柔道之鄉,也是奧運奪牌重點競技項目。不過今年3月,日本柔道聯盟取消一個10到12歲菁英選手組別的全國賽,引起震撼,主要是因為教練體罰、家長過度干涉情況日益嚴重。多年來強力排外的南非,柔道則被用來當作讓南非人與難民、移民和平相處的運動,希望一切可以在榻榻米上解決,並結交到好朋友。
-
7歲囡仔被摔27改昏迷死 一審判柔道教練9年
|舊年6月底,臺中有一个7歲查埔囡仔,上柔道課的時去予被教練摔27改,摔到重度昏迷,送到病院猶是救無轉來。臺中地方法院經過一年外的審理,今天宣判被告姓何的教練愛關9年。囡仔的老母認為判了傷過輕,強調一定會上訴。
-
基層選手求生記4/運動不能當飯吃 奧運選手也得找後路
|文教科技蔡明諺曾代表台灣出戰2016年里約奧運,本屆東奧無法搶下門票,年僅26歲的他,已準備退役、轉任教練。運動能不能當飯吃,是許多國內選手必須思考的問題。企業認養選手,讓運動員退役後可以到公司上班,在日本很常見。跟一筆過的獎金相比,部分選手想要的是創造運動風氣、吸引企業挹注,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繼續追夢。
-
基層選手求生記 3/選手盼有「一條龍」 但成立體系的資金在哪裡?
|文教科技楊勇緯在東奧勇奪銀牌,他是由「台中柔道體系」所培育的選手。多位教練認為,體系能讓家長及選手明確看見未來,可以專注訓練。但建構體系並非易事,金錢、教練,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
男童學柔道遭重摔不治 家屬提告求償
|社會台中豐原黃姓男童,去年4月參加柔道課程時,遭到何姓教練與學長輪流重摔,最後送醫不治。男童母親與委任律師今(13)日決定,對何姓教練、台中市體育總會等,提出刑事附帶民事損害賠償訴訟,求償1800萬元。
-
終場前最後15秒一記過肩摔定勝局 楊勇緯勇奪生涯首面大滿貫賽金牌
|生活我國柔道好手楊勇緯參加阿布達比柔道大滿貫賽,在男子60公斤級金牌戰面對俄羅斯選手,楊勇緯在比賽最後15秒時靠著一記過肩摔順利擊敗對手,並奪下金牌。這是楊勇緯生涯首面大滿貫賽金牌,也可望以年終世界第一完美結束今年賽季。
-
東京帕運》柔道48kg級李凱琳並列第5 陳亮達200m混合式未進8強
|文教科技東京帕運第三天,我國柔道好手李凱琳,在女子B2級48公斤量級,並列第五,游泳選手陳亮達在SM7級200公尺混合式,分組第5,未能挺進8強決賽。
-
以身拚搏的印記:東京奧運獎牌下變形的軀體【觀點】
|文教科技不只有「柔道耳」是選手艱苦訓練的鐵證,體操競技運動員若要完美落地,高強度的訓練也會讓手腕有發炎,甚至骨折的風險。划船選手的臀部、馬拉松跑者的腳趾,在苦練下長期破皮瘀血,往往也是舊痕再添新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