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市府引進智能機器狗 協助人行道巡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智能機器狗,國外已廣泛運用在物流、救災、工作巡檢等。北市府也引進了智能機器狗,將協助人行道路巡查。新工處表示目前僅1台,今(2025)年第4季開始先在中山區試辦,明(2025)年開始全面運用。機器狗本體為中國製造,造價約70萬,環景巡檢系統、遠端控制軟體則是台灣團隊開發,目前軟體研發經費已投入約600萬,後續將再投入1000萬,研發整合語音辨識系統,提升操作便利性。

靈活起步,在人行道上平穩移動,這不是AI展,而是台北市政府在26日公開巡檢新夥伴「智能機器狗」,要作為人行道調查新幫手。

台北市政府維護科長羅馨宜說,「人行道有缺失,它全部都可以用AI辨識出來,之前可能都是人工揹負設備來做調查,或者是用自行車巡查,可是都沒有很方便,這次我們導入智能機器狗的部分做一個更科學化的巡檢資料。」

智能機器狗,標榜連窄小人行道都可以輕鬆進入,調查更快、更準,還搭配光學全景調查系統,可以360度建模與精準定位,還會自動通報缺失,不斷累計數據,打造智慧城市。

台北市新工處指出,機械本體造價約70萬,目前整體經費約600萬,後續預計再投入1000萬,整合研發語音辨識功能。

帝闊智慧科技總經理鄒耀東指出,「你帶它走哪裡,它就走哪裡,如果你是那個很大的廠區,你就帶它走一次。」

其實也有台灣軟體開發商取得獨家專利,機器狗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動去識別化、完整保護個資,更可以透過辨識特定人物或是危險物品來維護空間安全,也提供2種商業合作模式,包含科技公司直接遠端設定,讓客戶拿到即使用或是提供客戶2次開發平台,打造獨家幫手。

鄒耀東表示,「工廠第一個是它裡面的空間,可能比較複雜,而且空間也比較大,所以對應人力上的巡檢,它是必須要花費很多人力成本,機器人、機器狗本身又可以抗比較高溫,或是比較惡劣的一個環境,所以它是對於接下來節省人力,或更多智慧應用上面,就會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AI科技再進化,廠商強調,包含過去有危險性的、高溫高熱的場域都可以應對,另外,更有不少客戶選擇地空聯防,空拍機無法接近的,調動機器狗近拍,讓科技輔助生活。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