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釀台南50處文資受損 市府陸續勘查修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侵襲南台灣,台南多處古歷史建築不幸受損,像是台灣現存最早的井仔腳鹽田滿是污泥,台南市文化局災後勘查,共計有50處珍貴文資受損,陸續進行修復經費評估。
遠遠望去,老屋2樓的木造屏堵傾倒,部分的窗戶也不見了,而且屋頂的紅瓦片有些都移位損壞,屋子的牆面也有受損,石片也剝落,碎了一地,這裡是台南知名的市定古蹟鹽水八角樓,過去曾因921大地震受損修復,這次受到風災影響,再次損害嚴重。
來到附近的鹽水國小,校內的歷史建築日本神社的鳥居,也不敵強風傾斜,擔心有人靠近發生意外,校方圍起封鎖線,並且請文化局人員來勘查,準備進行修復。
台南市鹽水國小校長林良駿表示,「鳥居現在是有傾斜的狀況,我們在7月8日已經讓文資處的人員來做現場勘查,我們目前也會積極爭取經費,將鳥居再吊起來,重新安置。」
不只鹽水區的重要文化資產損壞,北門區也有災情,像是歷史建築的洗滌鹽工場建築群,受到嚴重損壞。
而擁有200多年歷史、台灣現存最早的井仔腳鹽田,田中灌入泥水,損失慘重,人員只能慢慢整理。
台灣守護文創協理郭建武指出,「前天電已經來了,電來了之後,我們就可以把抽水馬達抽進來,之後我們再用海水去洗鹽田。」
雲嘉南濱海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莊名豪表示,「跟台南市文資處這邊已經做好會勘工作了,原則上已經同意我們,針對有安全面的,可以即刻來做修復。」
還有市定古蹟新營區的太子宮舊廟,門板都被吹倒,只能請人員先用五吋釘固定,而且屋頂燈飾也被吹落,讓廟方人員很心痛。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陳思瑀表示,「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古蹟歷史建築災後的一些評估工作,然後盡速能讓經費到位,完成這些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工作。」
風災過後,台南市文化局完成會勘,總計有50處的文資受損,目前陸續進行修復經費評估,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讓文資恢復往日風貌。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