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設虛擬圍籬減少路殺 發出閃光、聲音提醒動物注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野生動物遭到路殺的情況國內外都很常見,澳洲新南威斯的城市採用新科技,在公路上每隔25公尺設置虛擬圍籬,每當車輛逼近時,就會發出閃光和聲音警告動物逃開。結果在這個裝置的輔助下,當地路殺事件大減了9成,現在其他城市也打算仿效。
住在澳洲的布徹爾,用奶瓶小心翼翼的為懷中的袋熊寶寶餵奶,她收養了兩隻袋熊孤兒,牠們的媽媽都因路殺而死亡,如果不是即時搶救,小袋熊早就成了狐狸或猛禽的獵物。身為動保人員,布徹爾深知多數的路殺狀況很難避免。
動保人員布徹爾表示,「動物會跳到人們的車前,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損壞了他們的車,然後這隻可憐的動物非死即傷,所以這是一個問題。」
為了減少路殺危害野生動物的生命,新南威斯南部城市歐羅波達拉在2023年決定設置「虛擬圍籬」,也就是每隔25公尺裝設一根綠色柱子,上面的感應裝置會在車輛靠近時,發出燈光和聲音,警告附近的野生動物逃開別過馬路。
有關單位發現,當汽車行駛速度低於每小時80公里時,這種方法最有效。
歐羅波達拉郡市長哈徹指出,「數據證明一切,我們發現在安裝這些設備的道路上,事故發生率下降了約90%。」
雖然設置這種虛擬圍籬,一公里的距離就得花費1萬澳幣,約合台幣19萬元,成本相當高昂,但根據保險公司的報告,澳洲每年因袋鼠路殺事故而提出的保險索賠超過 7000件,在車輛維修上花費超過2800萬澳元,約合5.3億台幣。
因此動保人士認為,相較之下,設置虛擬圍籬還比較划算,打算將這個計畫擴展到坎培拉。
坎培拉動保人士波特里爾表示,「對我來說這相對便宜,而且我認為好處大於成本,我們需要採取一些措施,至少可以阻止動物過馬路,如果我們無法阻止駕駛,在高風險時段減速的話。」
動保團體指出,虛擬圍籬可能對飛鳥起不了作用,但只要能拯救任何其他野生動物,絕對值得肯定。他們更期待有一日,不需要出手介入照顧因路殺而變成孤兒的野生動物。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