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入學二階篩選倍率擬擴大 招聯會將討論改為至多4或4.5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的篩選倍率至多3倍,未來有可能擴大。教育部5月在招聯會、常委會提案,擴大到4倍或4.5倍,週五(20日)將會在招聯會會員大會討論。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8)日表示,教育部是把家長和學生的期待,反映給招聯會,尊重最後決定。
歷年來參加大學申請入學的學生,通過學測檢定標準才能參加倍率篩選,進入二階甄試。教育部長鄭英耀說,接獲家長和學生期待,能有更多機會進入期待校系的二階。
鄭英耀表示,「能不能有一些機會,讓他們期待的那些大學的科系,學習這一門學問的一些期待。」
教育部研議擴大篩選倍率,從至多3倍擴大到4倍或4.5倍,以台大外文系收49人為例,倍率3至多147人,倍率4至多196人,已在5月初招聯會常委會提案獲支持,20日招聯會會員大會將討論。
鄭英耀說,尊重招聯會最後決定。
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認為,「比如說優久聯盟的私校來講,現在招生還算是都可以滿招,可是如果對後段的私校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有壓力,當大家的倍率往上升的時候,本來117學年度的大限,可能就會提早發生了。」
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言明,擴大倍率後,學生按常理先填國立大學,尤其是頂大,某些私校的招生壓力更大。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認為,以社會組科系為主的學校,即便國立也受衝擊。
全中教表示,擴大篩選倍率,增加學生被看見的程度,但調升篩選倍率,也有審查能量是否足夠的問題。
全中教秘書長賴和隆指出,「大學也都一直在講,那個審查時間太短了,萬一到時候又出現寫的跟實際的不合,那怎麼辦?審查越多不是越容易出這種事嗎?」
全中教說,不少科系二階報到未達3倍率,申請入學使用率也下降,導致學檔案不易受重視,隨著少子化日益惡化,調整大學各科系招生名額,應是根本解決之道。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