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延攬外籍人才國發會提修法 擬放寬申請永久居留規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爭取國際人才來台,國發會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包含擴大開放自由工作對象、延長數位游牧簽證停留時間、放寬申請永久居留規定,提高勞動和社會權益保障。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國際人才來台後往往因為小孩就學問題和無英語友善環境離台,會努力建立好的生態系統,留住國際人才。
因應少子化、彌補國內人才缺口,國發會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立委關注草案看似彈性,但有關外籍人士來台如何打造友善環境和提供子女就學也得考量。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提問,「是不是我們應該要有一些跨部會的協同,有各項活動,包括醫院?」
劉鏡清說明,「我們現在都已經有雙語,那我們希望2030年有70%的地方,像區公所之類的,可以有英文服務,所以我們都有計畫把友善環境給打開。」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詢問,「外國人才離開的比例是多高?」
劉鏡清表示,「離開的比例目前大概3900多位是6個月沒有再進出了,為了小孩子,他的小孩子沒有辦法讀書,那他得回去,一進來很無助,所以我們就這幾個我們都會打包一起把它處理,建立一個好的生態系統。」
這次修正共有4大重點,為了吸引全球青年人士來台,從過去的前500名大學畢業生,放寬到前1000名,無需2年工作經驗;再來針對數位游牧簽證停留期間,從原先最長6個月延長到2年;同時放寬申請永久居留的規定,藉此提高留台久居發展的意願;最後則是優化台灣的留才環境。
除了積極延攬國際人才,還有立委指出台灣新生兒去(2024)年只有13.4萬人,今年恐怕跌破12萬人,再創史上新低。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指出,「少子化只聚焦在補助跟居住,它是不夠的是不是?」
劉鏡清回應,「補助部分是有幫助,但是的確它還有再加強的空間。」
立委表示,台灣生育率會不斷下滑,主要和低薪、高房價、高教育成本等面向有關,恐怕不是單靠補貼就能解決,呼籲政府跨部會討論協商,才能解決少子化問題。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