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評21位委員任期將屆 環團盼繼任者傾聽民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開發對環境有影響的案件需進行環評審查,目前環境部環評委員會有21位委員,其中有7位機關代表,以及14位專家學者,由各界推薦之後再由環境部組成遴選委員會挑出人選,最後由部長來拍版。有環團代表表示,希望環評委員能耐心聽取民間意見。

為了預防、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開發案必須經過環評審查,由環境部環評委員會21位委員來決定能否開發。扣除環境部長與次長擔任主委與副主委以及5位機關代表,其餘14位由專家學者來擔任,環境部強調組成兼具多元。

環境部環保司長徐淑芷表示,「經過遴選委員會遴選出來的人選,每個類別大概會推薦3倍以上的人選讓部長來勾選,我們環評都是公開透明的,絕對不會有預設立場。」

環評委員任期2年,本屆至8月31日,環境部6月12日起公開接受各界推薦,希望找出涵蓋生活、自然、社會環境3大領域的專家。曾擔任過環評委員與環保署副署長的律師詹順貴指出,是否能組成「環境優先」的委員會,部長扮演關鍵角色。

環境律師詹順貴認為,「你怎麼去看待你的職掌?你到底是要偏向經濟發展,做比較聽話的首長,還是說你要去兼顧環境保護的面向。」

遇到重大爭議案件環評審查過程常常衝突不斷,也有環團不滿環評委員不耐心傾聽民意。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指出,「我覺得他們是太上皇啊,你們趕快出去我們要討論,環評審查就是環評書件裡面,那有什麼問題你就是要透過討論,才能夠去把這個問題、真相去釐清嘛。」

環境部每年審查大小環評案件約近百件,過去2屆生活環境領域的專家較多,而環評委員也必須自我揭露與接受審查時需線上直播等條件。針對環評委員不應高高在上的評論,環境部表示,委員都願意傾聽但前提必須互相尊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