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蘭陽鐵公路橋多處損毀 文資審議廢歷史建築身分將拆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縣舊蘭陽鐵公路橋,被認為橋身多處損毀且低於堤頂高度,恐有沖毀影響公共安全之虞,通洪斷面也不足。近期經文資審議後廢止歷史建築身分,面臨拆除命運,但外界仍關注橋梁後續保存方式。第一河川分署近期也將在當地啟動疏濬工程,為降低對生態危害,找來專家會勘。
蘭陽大橋旁的鐵公路橋已超過90年歷史,原本都具歷史建築身分,但因蘭陽大橋通洪斷面不足,有改建需求,這2座舊橋改建時也需拆除。近期經文資審議後基於公共安全,決議廢止2座橋梁的歷史建築身分,卻引起環保團體疑慮。
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孫博萮指出,「到底蘭陽大橋的改建是依據什麼樣的需求要拆橋?我們其實在網路上面都看不到相關的資料。」
宜蘭縣文化局副局長郭香蘭回應,「認為目前這樣橋身會有多處的損壞,且低於治理計畫的堤頂高,可能會有沖毀的狀況,造成相關的公共危險事件。」
環保團體認為,該橋梁過去曾是228受難者遭槍殺的地點,橋上還有紀念碑,宜蘭是文化立縣,連公部門管理的文化資產都不想辦法保存,實在很可惜。針對橋梁後續保存縣政府則表示,管理單位在基於安全的前提下,會評估保留1、2座橋墩。
野鳥學會成員建議施工順序來保護野鳥的棲息和繁殖地,因為第一河川分署為先解決蘭陽大橋通洪斷面不足的問題,決定先在當地進行為期2年的疏濬工程,預計6月底開工,12月完工。
第一河川分署承辦人員黃文斌表示,「我們工程時間上調整,可以配合一下。」
因為工程涉及蘭陽溪口國家級重要濕地、水鳥保護區以及保育鳥類小燕鷗的繁殖,第一河川分署28日找來生態團隊做生態檢核,並辦理專家會勘,徵詢相關環保團體意見,希望把工程對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