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歐美擺脫依賴中國稀土 積極布局搶奪戰略資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抗中情勢升溫、綠能與高科技產業快速擴張之下,稀土成為各國爭奪的戰略資源。美國4月底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合作協議,意圖分散供應鏈風險;歐盟也加快腳步,砸下超過1億元台幣,在義大利打造首座工業規模的稀土回收廠,力拚建立自給自足的回收體系,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位於義大利中部的切卡諾稀土元素的回收廠,正在進行日常作業程序。這是義大利第1座具工業規模的稀土回收廠,主要處理的稀土元素為釹、鑭和鐠。

工程人員使用AI技術分析,並分類含有稀土元素的廢棄永磁體,如報廢的馬達和電腦硬碟,使用機器拆解出原始的零組件,隨後進行化學處理,接著使用窯爐、攪拌機和過濾器等設備,將這些零組件生成稀土氧化物,最後出售給相關產業製造出新零件與製品。

稀土回收廠Itelyum營運主任加洛說:「我們知道人工智慧可幫助我們辨識分類所有廢棄物,因為電子廢棄物種類很多,而且數量真的非常龐大,形狀和成分各不相同。」

很多高科技產業都需要稀土資源,包括綠色潔淨能源、電動科技與國防武器等。1輛典型的電動車比起傳統車需要用上多出6倍的礦物,而陸上風力發電廠需要的礦物是天然氣發電廠的9倍。

歐盟為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並強化產業韌性,2023年推出「關鍵原料法案」,到2030年歐盟須自給10%的關鍵原料在本地加工40%並回收25%,以支撐能源轉型與國防安全的長期發展。

義大利這座稀土回收廠房是該法案其中1項計劃,歐盟投入的資金超過300萬歐元、約合1億元台幣,最終目標是處理並回收義大利境內電子產品消耗的15%的關鍵礦物元素。

美國和烏克蘭在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烏克蘭和美國共享換取稀土開採利益,並獲得美國提供長期的和平與經濟安全保證,美國則確保穩定的稀土來源。然而,專家卻質疑這項協議的實質效應。

義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托奇表示,「我之所以說該協議在政治層面的重要性大於經濟層面,是因為實際上開採這些礦物不是國家,而是私人公司。而為何烏克蘭多數礦物仍埋於地下尚未被開採,主要原因是至少在過去3年與戰爭有直接關係,很明顯這項協議才能真正落實,只有在戰爭結束時。」

全球對稀土需求快速增加,而歐美卻也積極想擺脫對最大輸出國的中國的依賴,義大利的回收廠便是提高稀土自產量的具體對策。

義大利每年需要的稀土礦物約為650公噸,目前回收廠還在試驗階段,未來全面開放營運生產後,每年將處理2000噸的廢棄永磁體和稀土成分,可望讓義大利不再依賴進口稀土。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