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護照兩種命運 為何台灣與索馬利蘭、索馬利亞關係大不同?

索馬利亞與索馬利蘭有什麼關係?

索馬利亞與索馬利蘭位於非洲東北部的「非洲之角」上,緊鄰阿拉伯海與亞丁灣,與衣索比亞、吉布地和肯亞等國接壤。
根據外交部資料,1960年英屬索馬利蘭與義屬索馬利亞先後宣布獨立,但兩國隨即在「大索馬利亞」的理想下合併成「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
1969年時,軍人出生的巴雷(Mohamed Siad Barre)透過政變上台並實施軍事獨裁,由於巴雷任內迫害人權,1981年反對派勢力於現今索馬利蘭的位置成立「索馬利亞民族運動」抗爭,雙方於1987年至1989年爆發流血衝突,造成約20萬人死亡。
1991年1月巴雷政權瓦解,同年5月18日索馬利蘭宣布脫離索馬利亞,獨立為「索馬利蘭共和國」。
不過與1960年僅獨立5天即獲得35國承認不同,索馬利蘭1991年再度獨立至今並未獲得國際社會廣泛承認,多數國家仍將索馬利蘭視為索馬利亞的一部分。

台灣和索馬利蘭、索馬利亞關係為何截然不同?
索馬利蘭自獨立以後,已於2003、2010、2017及2024年4度舉行總統大選;根據索馬利蘭外交部,目前首都哈爾格薩(Hargeisa)共有9個外國政府派駐的外交機構,包括台灣、英國、土耳其、衣索比亞、吉布地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
台灣與索馬利蘭雖未正式建交,但雙方於2020年7月1日宣布互設代表處,當時台灣外交部曾發布新聞稿表示,「索馬利蘭政治情勢穩定、民主持續深化,與台灣同為民主自由的理念相近國家」。
在索馬利蘭外交部官網上,也可見到特意開設的專頁談論與台灣的關係,該專頁指出,台索兩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包含未受到國際廣泛承認、長年遭鄰國(指索馬利亞與中國)外交打壓,但兩國仍在困境中成長,憑藉毅力與韌性實現自由、民主、和平與繁榮。
BBC報導也稱,台灣與索馬利蘭是「天生的同伴」。
索馬利亞則是在禁止持台灣護照者入境的公告中聲稱,是援引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為由,堅持一中原則。對此我外交部表示譴責,指索國是受到中國唆使,企圖製造台灣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假象。
還有哪些國家拒絕台灣護照?
根據全球簽證指南網站VisaGuide.World統計,截至今年4月為止,台灣護照可免簽入境全球100個國家,另有47國須申請簽證、9國可申請電子旅行證(eTA)、40國可申請電子簽(eVISA)、29國落地簽證。
除索馬利亞外,國際上先前僅有喬治亞宣布禁止持台灣護照者入境,目前台灣民眾僅限獲邀參加喬治亞當地活動、比賽和會議者,才可用個案方式取得該國簽證。喬治亞是在2005年宣布支持一中政策,並於2016年明令拒絕持台灣護照者申請該國簽證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