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各國政策補貼助長化石燃料 加劇氣候變遷衝擊人類健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24年度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將於11月11日至22日在亞塞拜然舉行,知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30日發表最新的報告指出,由於各國政府以補貼等政策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的產銷量,加劇了氣候變遷,讓熱浪造成的疾病與死亡以及損失的勞動力也跟著水漲船高。

名列4大醫學期刊之一的《刺胳針》週刊自2016年以來,針對15項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指標進行監測,發現其中10個指標達到令人憂慮的程度,特別是因熱浪造成的死亡案例大幅增加。

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研究員瑪麗娜羅曼涅洛指出,「我們看到65歲以上弱勢年齡層的死亡,因為暴露在極端高熱下而增加。因為熱浪造成的死亡從1990年代以來上升了167%,是氣溫未上升狀況下的2倍多。我們也看到暴露在極端高溫下,人們在戶外工作的能力愈來愈受限制。」

受到人工時數被迫降低的衝擊,研究團隊認為這對經濟發展有相當不利的影響。

瑪麗娜羅曼涅洛表示,「氣溫上升造成人工時數的損失,2023年潛在的損失時數達5120億小時,理由就是曝曬在高溫下。」

《刺胳針》週刊的文章指出,造成全球氣溫上升失控的原因在於化石燃料的產銷持續倍數增加,例如全球114家大型石油與天然氣業者在產銷過程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40年將比2016《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標準還高出173%。

研究團隊認為,各國政府基於各自的理由同時給生產石油與天然氣的業者,以及使用這些石化燃料的消費者政策補貼,助長了整體的產銷量。

《刺胳針》週刊的文章估計,光是2022年這類補貼的金額就達到1兆4000億美元。

環保團體呼籲各國政府應該將這些財務支持轉給再生能源,才能緩解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