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暴高峰已經過 猶原會影響電力、衛星、通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這兩工因為太陽風暴影響地磁,咱氣象署嘛有發佈"磁暴特報",雖然這馬高峰已經過去矣,毋過猶是有可能會影響著電力系統、無線電通訊和衛星定位服務等等。抑若這改真濟中緯度地區攏有真罕見看著極光,毋過真可惜,臺灣是無機會看著。(本則新聞標題、導言皆為台語文)
近20年來最強的磁暴進行中,不少過去觀測不到極光的地區,也都觀測到極光,包括英國,美國與澳洲地區,都有網友社群網站打卡分享極光照片。氣象署分析,由於地磁北極在格陵蘭島附近,所以歐美極光會出現在比較低的磁緯的位置。而台灣所在的緯度離地磁北極的距離比較遠,因此沒有觀賞到極光。至於地磁擾動已經在台灣時間 5 月 11 日 05 時至 08 時達到「劇烈等級」磁暴,而磁暴事件還在持續,可能對GPS通訊產生干擾,也要關注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台北天文氣象站技正 蔡禹明:「我們需要對於電力系統做一些監控以及預應措施,還有有關衛星的高度以及姿態也有請太空中心留意」
氣象署分析,太空環境變化持續劇烈,受活躍區的短暫變化、高能質子通量升高及強烈磁暴事件影響,"日側地區"高頻通訊及衛星操控與定位服務使用者要多加留意,預計影響將持續到13號週一上半天。而回顧上次發生劇烈等級磁暴,是 2003年「萬聖節磁暴事件」,當時持續66小時。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科學家 羅伯特·斯汀堡:「在上一次大型磁暴中,他們沒有我在預報辦公室提供的工具類型,也沒有預報員可以使用那些工具來模擬這些風暴,並預測其到達時間,這影響是巨大的」
受限太陽距離地球距離,目前科技仍無法完全掌握磁暴事件,回顧過去歷史磁暴事件,1989年曾造成魁北克大停電,2017年9月也曾因為太陽閃焰強度,高頻無線通訊受影響長達8小時。科學家提醒,隨著監測科技陸續進步,各地太空中心也必須密切與電力系統和通訊業者保持聯繫,做好相關因應準備。
張曼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