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南市女童車禍1週年 民團控同路口仍無完善人行空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市北區去(2023)年5月8日發生3歲余姓小妹妹車禍事件,引發全國議論,也讓行人路權意識抬頭。事發後滿1週年,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8日號召多位民眾,到案發路口贈白花、悼念余姓女童,場面哀傷。

手拿白菊花,身穿黑衣服,大約15名民眾就站在余小妹妹車禍路口悼念、場面哀戚。

去年5月8日,余姓小妹妹與媽媽走在路上卻不慎遭到汽車撞擊身亡,引發全國議論,也讓行人路權意識抬頭,事發後1週年,民間團體回到同個路口,卻依舊沒有完善的人行空間。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說道,「她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是在過去的這年,因為這起事件,所有人開始重視台灣弱勢用路人的安全,把這股悲痛的心情化為未來再去改善台灣交通的動能。」

民眾林先生指出,「1年多的調整之下,這邊有調整,但是走過來之後還是沒有路可以走,甚至還要站在水溝蓋上面接受採訪。」

事件發生後,來自台灣各地的民眾也聚集到路口,查看事故發生的原因、動線,才發現駕駛人與市府工程都出問題。

過去的工程都是以車子為核心出發,也因為余小妹妹生命的逝去,才讓這個國家開始漸漸重視行人的路權,相信政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交通作家林柏勛質疑,「最近在立法院通過的七條之一,居然還開放了騎樓停車的一個後門,如此的行政效率,真的有替行人的安全來把關嗎?」

台南市交通局交管科長方川和回應,「去年完成百大路口安全計畫,在行人往來頻繁的地點設置行人專用時相100處、行人號誌早開300處、行人庇護島等管制措施,成效良好。今年亦將蒐集相關用路資訊,持續推行維護用路安全。」

台南市交通局進一步解釋,台南市2024年第1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相較前年度60人降為33人,同時相較前3年度同期平均值減少20人,未來持續落實交通防制工作,讓用路人能夠行的安全。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