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口高齡化嚴重 靠友善移民政策解決缺工
頂著夜色出海,這艘來自葡萄牙的漁船正在捕撈章魚,不過船上絕大部分漁民卻非土生土長葡萄牙人,反而有不少亞洲面孔。
印尼籍漁工阿丹尼說:「我們在印尼的親友們都感到放心,因為我們是合法待在這裡。」
葡萄牙靠海小鎮卡西納斯現在有70%的漁民是印尼籍移工,反映當地急迫的缺工問題。在歐洲國家中,葡萄牙社會的高齡化程度僅次於義大利,導致農業、漁業和餐飲業勞力缺口嚴重。經過政府多次修訂《移民法》,近5年外國人口成長翻倍,達到100萬人,尤其又以南亞和東南亞移工為大宗。

葡萄牙當地TAIPA協會副主席芭拉達斯指出,「許多人湧入我國,一開始是泰國社群,接著是尼泊爾,現在是印度。」
葡萄牙自2007年實施新《移民法》,只要是合法入境且能提供勞動關係證明的外國人,就能取得居留文件;2018年更擴大範圍,讓一些非法移民能合法留在當地。如今人力仲介公司成為雇傭運作重要的一環,牽線缺工雇主和需要飯碗的外籍勞工。
漁船船長戈梅茲說:「我們付錢給仲介幫我們找漁工,如果沒有這些印尼人,90%的技術工作就會消失。」

來自巴基斯坦的安瓦爾就是友善移民政策的受惠者,他曾在歐洲其他國家工作,最後選擇定居葡萄牙,從一開始打零工到如今成為餐廳廚師,他已在當地生活10多年,再過不久就能取得葡萄牙國籍。
安瓦爾說道,「這就是差別,其他國家不會給移民這種友善政策。」
里圖和她的丈夫則從尼泊爾千里迢迢來到葡萄牙鄉下,負責農場的莓果採收工作,他們存下收入在當地開了1間咖啡廳,全家人一起在異國展開新的人生。
里圖說,「我兒子開始在這裡的聖特奧托紐俱樂部踢足球了,他不會說我們的尼泊爾語,但他的葡萄牙語和英語講得非常好。」

絕大多數移民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才留在異鄉打拚,而他們的下一代則是新葡萄牙人,很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移民庇護機構主任皮涅羅表示,「家庭團聚確實是確保移民全面融入和安定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人口密度極低的地區。」
伴隨法律修訂以及國家缺工的現實,葡萄牙社會對移工和移民愈來愈包容,在社福團體的努力下,移工在工作和生活上也獲得更多資源和保障。高齡化和缺工問題,是全球許多國家面臨的挑戰,而葡萄牙的案例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