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白鼻心適應都市環境 台大團隊設回報網尋蹤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白鼻心是都市近郊常見的野生動物,因為喜歡吃各種植物的果實,又被稱為果子狸,近年牠們逐漸適應都市環境。有研究團隊成立了城市狸貓回報網,希望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收集更多白鼻心的訊息。

拿著天線尋找發報器傳來的訊號,研究人員正在人來人往的台大校內,追蹤一隻白鼻心,這種野生動物已經非常適應都市環境。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研究助理林品萱說:「從各種你想像得到的地方,牠都可能在,像是溝渠裡面、變電箱、建築的天花板夾層,甚至是樹洞,這些地方其實牠們都會住。」

為了更了解城市白鼻心的動態,台大研究團隊在2022年5月成立了城市狸貓回報網,鼓勵民眾回報白鼻心的目擊紀錄。

台灣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曾惠芸表示,「當大家看到,不管牠是死掉的或者是活著的,你看牠在哪裡出現,回報這樣子的資訊,其實可以協助我們知道白鼻心可能會在什麼季節,會不會帶小孩,或者是牠在什麼時候,會出現在什麼樣的地方。」

許多民眾拍下白鼻心媽媽帶著小孩的影像,證實牠們有能力在都市裡繁殖,不過目前收到的150多筆回報,有8成集中在雙北。研究人員希望,可以收集到更多其他縣市的資訊。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研究助理林品萱表示,「希望說可以去找到這些地方的一些共通點,或者是可以知道說,白鼻心會活動的地方可能會有哪樣的特徵,然後再去做一些管理的建議。」

民眾回報也顯示白鼻心在都市面臨2大威脅,包括棲地被道路切割導致路殺,以及犬隻攻擊。此外牠們被貓狗飼料吸引的現象,也令人憂心。

台灣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曾惠芸指出,「尤其是在我們的流浪犬貓的管理還沒有很完善的情況之下,這種狀況其實就會造成,可能就會有一些疫病的傳播。」

學者指出,部分野生動物的都市化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及早建立正確觀念,不干擾、不餵食,才能與牠們和平共處。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