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私校陸續停辦減招 教產工會籲補助私校老師
朱鳳治 鍾建剛/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少子化海嘯來襲,近年來一些私立大專校院,陸續傳出停辦或減招的消息,讓師生感到錯愕,有私立大學前校長表示,未來5年才是真正私校的挑戰,建議政府協助擴招國際生因應,也要多增加補助私立大學。立法院今(20)日上午召開公聽會,蒐集各界人士的意見。
政府拍板,明(2024)年開始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各界樂觀其成,但是除了把國家經費直接挹注在學生身上,在少子化辦學困境下,低薪也是高教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表示,「其實應該也要來補助給私校的老師,那就是進一步保障私校老師的勞動權,而不是說全然只有補助於私校的學校。」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說明,「補助專任教師含專案教師在內,調薪差額的7成,113年軍公教再調薪,本部也會援例辦理。」
113年度私大學術加給,獲得政府補助7成,但對私立學校來說,就像和公立學校的差別待遇,如果苛待老師,最後吃虧的仍是學生,尤其少子化海嘯來襲,未來5年,才是真正的挑戰。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認為,「未來的5年才是真正私校的挑戰,所以各校應該繃緊神經,學校可以做一些轉型,精緻化經營、縮小規模發展特色。」
不過當各校想方設法,希望擴招國際生因應、還有擴充其他財源、商討系所停招的同時,也不能漏掉學生的聲音。
台灣學生聯合會常務理事古哲瑋說:「在會議的過程之中,學生代表的比例為何,學生代表的意見是否有被妥善納入等等,我們認為都是要被考量進去的。」
有私校在公聽會上直言,學校從全盛1萬2000人的規模,掉到現在剩下1200人,少子化危機掀起私校存亡戰,要如何協助私校平順退場、活化資產,都還需要更完善的機制。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