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腹瀉就診累計15.2萬人次 醫:烤肉聚餐及病毒流行所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民眾中秋連假除了賞月外也聚餐烤肉,根據疾管署統計,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5.2萬人次,已經連續3週上升,預估連假過後腹瀉就醫人次恐攀升到今(2023)年高峰。國內醫師也說,除了烤肉聚餐所引起的腸胃不適,近期社區也有不少病毒在流行,民眾要留意,如果有嘔吐或是腹瀉次數超過3次以上,就要立即就醫。
醃漬好的肉片在烤網上烤的滋滋作響,中秋節連續假期不少民眾呼朋引伴來烤肉,但根據疾管署的觀察,每年中秋節前腹瀉人次就開始上升,而今年也不例外,預估連假過後腹瀉就醫人次恐攀升到今年高峰。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在連假過後,腹瀉的人次會上升,那在去年的中秋連假是36週,腹瀉就診人次是9萬4千多人次,在連假過後的一個腹瀉人次,是11萬多人次。在聚餐的時候要注意飲食安全,要避免生食生飲,食材要徹底烤熟。」
疾管署表示,今年因腹瀉於門診就醫人次,已經從3週前的13多萬人次,到上週累積上升到15多萬人次,與2020年到2022年同期相比高,已回到疫情前的就醫人次。
醫師也說,除了中秋連假烤肉、飲食所引起的腹瀉,目前社區正流行的諾羅病毒、流感、腺病毒、新冠等傳染病,也都易造成腹瀉的發生。
基層醫療診所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強調,「拉肚子的,有些可大可小,厲害的像小孩子有些沙門氏菌感染,大便如果是有黏液便、血絲便、合併發燒,這個不能等,有些不處理的話,它會造成敗血症。」
醫生也提醒,目前正流行的各類病毒,不易從表面幾個症狀做明確的判斷,因此只要一天拉肚子3次以上,或出現腸胃不適、嘔吐、發燒等症狀就要盡速就醫,以免有脫水疑慮,也一定落實手部衛生勤洗手。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