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見證國民教育50年發展 雲科大雲旭樓成指定縣定古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斗六市縣定古蹟雲林國中舊校舍「雲旭樓」,見證1968年起政府推行9年國教,承載當地居民、雲林國中校友、雲科大師生等共同記憶,但過去曾因改建面臨拆除危機,2010年由雲縣府核定縣定古蹟,2021年文觀處花費2600多萬整修,現在交由雲科大文資系活化再利用,將做為文化資產教學、傳習、社會實踐等場所使用。

位在雲科大校園雲旭樓,標準RC摺版式屋頂三層樓校舍,見證1968年政府推動年國民義務教育,原本是舊雲林國中校舍,但因1988年雲林技術學院成立,雲林國中遷移,雲旭樓2009年原本面臨被拆除改建教學大樓,為後由地方爭取保留。

雲旭樓保存推動聯盟發起人張妙祝指出,「這也是很好的校園文化資產推動,因為現在目前以國民教育的校舍,或是校園文化資產推動過程當中,可能沒有一個實例,直接讓他們看到,其實保存下來以後,它如何去發揮一個很好平台。」

雲縣府文觀處處長陳璧君表示,「我們在2022年移交給雲科大,現在目前由雲科大文資系作為管理活化。」

文觀處表示,雲旭樓經地方發起保留運動,縣府2010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後續編列2600多萬元在110年整修完工,去(2022)年11月轉由雲科大做為文化資產教學、傳習等場域使用。

雲科大副校長方國定說明,「雲旭樓它的定位是保存再利用,過去除了見證國民教育50年發展,其實我這邊蠻期待,雲旭樓也能見證雲科大未來50年發展。」

雲科大文資系主任王瀞苡說,「所以未來雲旭樓會作為文資系一個實作課程,包括技藝課程或是文化資產實作,實作課程會在這場域進行,另外同時也會辦理一些活化推廣課程。」

雲科大文資系表示,雲旭樓古蹟活化再利用,未來也會與社區密切合作,共同推動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活化,培育更多文化資產專業人才,為學校、社區與文化資產界創造新價值。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