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最新平均壽命79.84歲 因疫情減少1.02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內政部公布2022年國人最新平均壽命,為79.84歲,受疫情影響比2021年少1.02歲;平均壽命自北而南則呈現遞減情形,台北市83.75歲最高。但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健康老化和長照問題也受關注。民團認為,長照悲劇今(2023)年已經超過10起,對國家政策、家庭社會都是警訊,除了要努力建構發展長照體系,也要延緩失能老化、縮短不健康餘命。
內政部公布「111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84歲,受疫情影響較前一年少1.02歲,平均壽命也跌破80歲。以各縣市平均壽命來看,台東縣76.46歲最低,東部縣市平均壽命較西部縣市低。
民眾陳先生說:「台東一般屬於中低收入比較多,每天又要為生活打拚。」
台東縣衛生局保健科長林郁文解釋,「去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增加,還有人口老化,全國的平均餘命其實都是下降。那台東縣能夠持平,台東在近5年平均餘命的增加,其實增加了0.97歲,增幅是全國第2。」
如果以直轄市而言,2022年國人平均壽命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以台北市83.75歲最高,其餘依序為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健康老化和長照議題也備受討論。
民眾表示,「因為又在上班,然後又要照顧老人家,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一點點。」、「時間都綁住了啊,像現在有長照的話,可能稍微可以喘息,可是還是不太夠。」
民團則表示,近來國內長照悲劇不斷發生,今年已經超過10起,不論對國家政策、或是家庭社會而言都是警訊,除了要努力建構發展長照體系、緩解長照需求外,也要延緩失能老化、縮短不健康餘命。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指出,「衛福部的一個調查,其實全國有82萬的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在家裡面需要去照顧。平均餘命活得這麼長,我能不能活得健康?這個既是大家期待,也是一個需要因應跟準備。」
家總也呼籲中央,應跨部會研議增訂「長照安排假」,讓國人能夠有時間學習認識長照服務,做好照顧準備與安排,才能因應各種突發狀況。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