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東捕獲黑色無鱗鎧鯊 專家:國際列易危物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東部海域最近大型魚類頻頻出現。有漁民在台東外捕魚的時候,意外捕到一種全身黑色沒有魚鱗、頭小身體大的大型怪魚,資深的漁民不知道這是什麼魚。不過專家說,這是一種深海大型鯊魚,目前國內沒有保育。

台東外海這一個星期天氣特別好,風平浪靜,漁民出海捕魚早上進港,從船上搬下豐收的漁獲。漁工又從船艙底下搬出一尾全身黑色沒有魚鱗的大型魚類,漁工把牠抱起來,魚的體型差不多有一個大人高,但頭部很短很小,可是到底是什麼魚,漁民都議論紛紛。

漁民陳如安指出,「只知道是鯊魚而已,是底棲鯊,但是是什麼鯊不了解。」

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說,這種魚是在1000公尺左右活動的深海鯊魚,學名叫鎧鯊,又叫黑鮫,在東部和南部海域偶爾會被捕獲。牠們跟一般鯊魚最大的不同就是體內的肝臟特別大,用來調節浮力在海中活動。

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侑勖表示,「牠對人類一般來說是比較沒有攻擊性,牠通常被捕獲的方式是底延繩釣或者是底拖,牠跟一般鯊魚比較不一樣,牠的魚肝佔牠的身體很大的比例,所以牠是利用魚肝,來做為一個調節浮力的工具。」

專家說,這種魚目前國內沒有保育,但在國際間,由於被大量捕捉取用牠的皮和魚肝油,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