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籲立專法保障外送員勞權 學者:應先釐清僱傭關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平台外送員已經超過14萬人,外送產業工會大聲疾呼,需要專法來約束新興產業。不過,目前僅有民眾黨提出版本送入衛環委員會,但並未釐清勞資關係為僱傭。勞動學者分析,綜觀先進國家,要保障外送員權益,幾乎都還是要回歸到僱傭關係。
疫情以來外送產業蓬勃,全台外送員人數已突破14萬人。
但外送員屢屢反映平台業者「片面改變」抽成制度,或派單方式不公平,各縣市雖有自治條例但規範各異。工會再度喊話,需要有專法來支持新興產業。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說:「關心薪資的部分,這些東西目前在自治條例都沒辦法有效去處理。我們會希望有專法,是因為它有點像是比照計程車的模式,由平台政府跟工會三方共同制定最低的門檻。」
目前,僅有民眾黨提出黨版「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保障法」,雖然送進立法院但未排入審議。
民眾黨喊話,外送平台進軍台灣已有7到8年,除了勞資爭議,還有交通違規事故多等亂象,應該要儘快催生法規來約束。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表示,「有專法總比現在爭議2000、3000件還好,消費端、商家、外送員,政府開罰、法院審理毫無依據。」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工會要求不要適用《勞動基準法》,不是僱傭關係而是承攬關係,訂了專法對勞動權益的保護也非常有限。」
勞動學者直言,先進國家像是西班牙、美國加州,近年都將外送員勞權入法,回歸到「僱傭關係」;而義大利則是在僱傭和承攬間取得平衡,讓外送員「準用部分僱傭關係」。若台灣立專法,卻無法釐清外送員身分,對於勞方來說,還是沒有徹底保障。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