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試所發現「臺東烏松露」 海拔低通人工栽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松露閣予人號做「飯桌的璇石」,農委會林試所發現一種臺灣特有的品種「臺東烏松露」,到目前為止,是臺灣發現的松露當中,海拔上低的一種。(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用工具小心的挖掘,經過一番努力,研究人員很興奮,因為終於挖到了黑松露。研究團隊從2017年開始,在台東太麻里地區,首度找到這種黑松露的蹤影,這幾年,持續都有挖到,決定以發現的地區,命名為「台東黑松露」。
農委會林試所副所長 吳孟玲
松露的研究希望是在林下經濟
不要破壞我們造林地的生態
在太麻里發現的 是海拔比較低的
相對的我們將來在推廣林下經濟
它的對生態的破壞
是會比較好 沒有破壞性
林試所表示,「台東黑松露」是到目前為止,在台灣所發現的地松露種類中,分佈海拔最低的一種。而林試所至今,已經發現台灣腔塊菌、深脈松露、台東黑松露等5種的新種真松露。由於台東黑松露分布海拔極低,林試所認為,深具研究和人工栽培潛力。
台大植微系兼任教授 張東柱
要人工栽培 要不然再野採
其實台灣過去的經驗
採到的量並不多 要人工栽培
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說
它一定要有宿主 栽培時間就很長
學者認為,因為松露栽培的時間,可能要10年,想投入量產,投入的時間及金錢成本都不低,目前只有澳洲、義大利及法國,有大規模量產。
洪家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