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校方壓榨利器 高教工會籲檢討大學教師評鑑制度
陳佳鑫 謝政霖 陳立峰/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教師評鑑制度行之有年,不過高教工會今(26)日舉行記者會,痛批評鑑扭曲了教育本質,呼籲全面檢討評鑑制度,修改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系統,與教師升等、續聘等脫鉤。
台灣自2005年修改《大學法》,高等教育全面實施大學教師評鑑制度,卻衍生出不少爭議。高教工會26日舉行記者會,痛批評鑑制度扭曲了教育本質,表面上評鑑是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品質,可是為了續聘,反而成為教師忙於集點的壓力來源,也而成為校方壓榨、掌控教師的利器。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指出,「行政凌駕教學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校園民主被破壞掉,老師都成為一個順從主義者,順從以積分為標準的教師評鑑,也造成了什麼問題,就是人人都碎片化了。」
曾對大學教師評鑑評分程序提出憲法訴訟的學者等人出席記者會,認為司法機關應該強化關注評鑑與不續聘個案爭議。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遭到解聘進而喪失職業的許多案子上,都看到在終審法院的判決其實已經不無到了我剛所提到的,重大錯誤解釋。」
東吳法學院兼任副教授陳妙芬提及,「修訂《憲法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那麼我們可以填補目前所看到的,我個案所揭露的憲法訴訟的這些漏洞。」
高教工會認為,形式化的評鑑指標無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呼籲全面檢討評鑑制度,修改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系統,與教師續聘、升等、懲戒等脫鉤,讓教師專業和工作環境獲得合理保障。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