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改做農業部 公務預算加83億.添530人

520農民運動滿35週年進前,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會設八司、六處、七署、一中心等單位。按算會增加83億公務預算,人員增加530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就是回應全國農漁民的向望。毋過也有專家無認同,認為會增加真濟人做大官。(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台語文。)

農業部升格確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大動作召集主管開記者會,表示升格回應了全國農漁民期盼,更洋洋灑灑列出十大施政亮點,包括不受中國禁止輸入影響,農產品外銷產值在2021年還創歷史新高,對於中國可能的下一步,甚至終止ECFA,即將升格的農業部是否做好因應新的衝擊呢?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ECFA)52個品項裡面,如果萬一有所謂的中斷的話,影響的是零關稅的部分,貿易的部分並不會受影響,金額大概就是兩億多台幣。」

但若從111年數字來看,水果類出口產值比前一年減少37%,農委會強調,產地價格才是指標,而目前價格穩定。為因應中國禁運,農委會祭出多項補貼穩住市場價格,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認為,補貼式政策恐怕無助國內農業升級,他也認為此次升格違背組織改造瘦身、提高效率的原則。

台灣維新基金會召集人 蘇煥智:「完全就是變成一個人事大膨漲嘛!增加更多的高官,增加更多補貼,我覺得這是錯誤的方向。你補貼過度,讓有競爭的農業的空間縮小。」

蘇煥智認為,部分執行業務像是水保跟林務,應該下放地方,中央只要做好制定政策方向與監督的工作,但此次升格在他看來,只是增加更多高官。但農委會指出,動物保護司可以完善動保體系、提升動物福利,農水署成立可擴大灌區服務,此次升格將設置8司6處7署等單位,預估增加83億元公務預算,增加530人,對台灣農業永續發展,一定有正面幫助。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