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日攜手海洋普查 目標辨識10萬種未知生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內克頓海洋研究組織與日本最大的非營利組織日本財團,昨(27)日在倫敦宣布,將進行一項為期10年的海洋普查計畫,目標辨識出10萬種未知的生物,讓科學家更了解深海生態。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71%都是海洋,浩瀚的大海裡,人類只認得出不到10%的生物,還有超過200萬的物種有待被鑑定。英國的內克頓海洋研究組織,與日本最大的非營利組織日本財團最新發起的海洋普查計畫,在高解像度海底影像、AI科技以及海水DNA定序等先進技術的輔助下,預計將在10年的時間之內,將10萬種未知的海洋生物一一辨識出來,規模創下史上之最。
史密特海洋研究所所長維瑪尼表示,「數千小時的海底錄影畫面,每一個我們都必須標示出來,那是第一步,然後訓練程式機器學習自動辨別標示,讓我們知道影帶裡有些甚麼,然後再把那些數據餵給人工智能 (AI)。」
舉例來說,以前科學家發現一個新物種之後,至少都要花一年的時間才能明確描述,但如今利用像是海底雷射掃描,以及可以深入海平面4500公尺以下,並以4K畫質影像直播的潛水器等新科技,就可以直接在海洋生物的自然棲息地進行研究分析。
當前地球暖化日益加劇,海洋生物遭遇前所未見的生存危機,這項大型的海洋普查可以讓科學家,對深海生態系統有更深的了解,以便做出更好的保護。
海洋普查科學主持人羅傑斯教授表示,「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我們有全球暖化、海洋正在缺氧酸化,其結果就是我們會失去許多物種。」
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表示,「人們太過於關注外太空了,但對我們腳底下的海洋卻知之甚少,那就是為什麼透過這些新的發現,把關注帶回海洋很重要。」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