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交通一度遭外媒形容是「行人地獄」,有台北市議員就指出,像在北市內湖區南京東路就有巷弄,才短短幾百公尺的標線型人行道,卻有7根電線桿,人行道碰到店家還有斷點,造成行人只能左閃右躲,避免撞到電線桿或行經車輛。台北市交通局交工處回應,會請相關單位會勘研商改善方式,檢討障礙物排除和升級成實體人行道的可行性。
公視記者游騐慈報導,「這裡是台北市內湖區南京東路六段368巷,才短短幾百公尺的人行道上,算一算,竟然就有多達7根電線桿。」
民眾認為,「行人的路權在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我會覺得是比較沒有被尊重,所以對我而言我是認同可以把電線桿移開。」;也有民眾說:「你一閃其實閃不掉,那個是會造成滿大的傷害。」
仔細看,這條巷子除了有7根電線桿,甚至還有路標桿和電箱。行人走在這裡,萬一碰到店家,人行道還會直接中斷,出現多個斷點。如果想躲避行經車輛,路人只能往內側靠攏,但走一走還會碰到障礙物,這時候得像超級瑪莉般跳躍,才能不被絆倒。
台北市國民黨議員李明賢調查發現,目前台北市列管,因為電桿或電箱,導致淨寬不足的人行道,共有157條,其中又以內湖的31條最多,對路人最不友善。
北市交通局交工處設施科長江長恩接受電訪表示,「當時是為了一致性才把它劃上去,那我們後續會再找相關單位,來研議要怎麼去改善。」
台北市交工處回應,會派人會勘評估,看能否將標線型人行道,升級成實體人行道,讓用路人有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