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滯洪池種電引發反彈 業者:取得共識才施作

為解決雲林北港、水林淹水問題,水利署在這兩鄉鎮交接處的台糖土地,設置北港滯洪池,總面積37公頃。近期有光電業者要向台糖承租土地,發展太陽能光電,消息傳出後馬上引起地方反彈。對此光電業者則強調,會聽取地方民眾心聲、持續溝通取得共識才施作。

位在北港鎮與水林鄉交界,北港滯洪池面積37公頃,是水利署向台糖取得用地,進行流域治理,希望改善北港、水林地區長年淹水問題。

但因為占地大,現在有光電業者向台糖承租用地,要發展太陽能光電,引起當地民眾反彈。

北港鎮扶朝里長姚水評指出,「大水來就淹,你不想辦法去做缺點的改善,只想著要快驗收做利益。地方所有的百姓,都反對這樣的做法。」

雲林縣副議長蔡咏鍀表示,「(北港一帶)這觀光的沿線,如果是有阻礙的話,我也希望大家都為地方著想。但綠能是需要的,我也不反對,但是要符合地方的需要。」

為讓地方了解北港滯洪池設置太陽能光電設施計畫,業者分別到北港、水林兩地舉辦說明會,強調會打造休閒光電綠能園區,並提出每年公益回饋50萬元與設置兩座電動車充電樁,但大多數民眾還是反對。

當地居民認為,「它會有眩光,眩光對人眼睛會造成傷害。而且它是要設在池面,一定會去照到。我們民眾去運動走路,一定會有所影響。」

大糖能源公司陳經理說:「幫這地方做一些公益,除了太陽能,就是綠電新的趨勢。那我們今天來,最主要目的,其實是要聽一下民眾意見。」

業者表示,目前聽取地方意見會再進行設置評估,並持續溝通取得共識。

但在場有居民說,近期雲縣府才向中央爭取到2億,將打造雲西文化觀光廊帶等計畫;若未來在滯洪池設置光電設施,怕會影響到觀光發展與鄰近耕作,才會堅決反對。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