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新明市場成「蚊」創市集 經發局:活化有難度
詹淑雲/桃園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6月,中壢新明市場2樓文創市集才風光開幕,但人潮不多,攤商控訴「文創市集」變成「蚊創市集」。經發局坦承老舊市場活化有難度,未來會想辦法多辦活動。
桃園中壢區新明公有零售市場2樓,空蕩蕩沒人潮。結合原有算命、服飾、雜貨等攤商,並招攬咖啡、烘焙、手作等文創店家進駐,該市場在去年6月,風光轉型文創市集,但日前卻被攤商控訴,幾乎沒客人上門。
咖啡業者吳昭賢表示:「這邊生意就是幾乎,可能一個禮拜沒有(賣出)一杯咖啡。」他説道:「(以前在)台北可能一個月付掉租金、人事開銷,我還可以賺10萬。」
拼布業者林永月則表示:「人家一上來一看,喔,店都沒開,可能他們就會覺得沒什麼好逛」,同時,他也認爲可能是該區樓下的動線規劃凌亂導致。
眼看著血本無歸,攤商認為老舊市場活化要有作為,批評主管機關經發局虎頭蛇尾、放任攤商自生自滅,也向議員陳情。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説道:「這個就是一座蚊創市集,經發局不是只有把攤商招進來之後,放著就不管定位問題、包裝問題、宣傳問題。」
桃園市經發局市場科長陳珏寧指出:「5月到10月的部分,我們也會有一個常設市集的展覽以及相關的市集活動,持續的來辦理,希望可以持續活絡這個空間。」
針對放生指控,經發局澄清表示持續有在改善軟硬體設施,但也坦承老舊市場活化有難度。該局指出,目前2樓共有32攤,4攤空攤,預計今年3月再次招募,並多方媒合各學校或團體辦理策展、體驗活動,增加場地使用率,藉此帶動人潮。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