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老屋9.8萬棟 需所有權人100%同意改建難度高
黃姵涵 陳柏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地震讓各界關注台北市老舊建築的公安問題,根據統計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舊建築物約有9萬8000多棟,都發局坦言,危老改建的進度之所以不夠快,主要是因為需要所有權人100%同意的門檻;而為了協助老屋重建,建管處則提供民眾評估老舊建物結構安全性能,以及重建計畫補助費用。
土耳其強震傷亡慘重,也震出老舊建築公安危機,根據北市府統計,台北市超過30年以上老屋約有9萬8000多棟,實地走訪萬華區,當地民眾表示,40、50年的老房子比比皆是。
民眾說,「住了40多年了,地板也有點裂了對不對,如果再大地震的話一定會垮掉啦,當然是會怕啊。」也有民眾談到困境,「當然我家的更多更老,我家已經60年了,可是我們那裡已經說了3、4次,40幾戶只有兩戶不要就不行了。」
都市更新整合困難,都發局表示,儘管危老改建目前北市成案件數全國第一,截至今年1月底成案數達900件左右,但進度之所以不夠快,主因還是危老改建需要所有權人百分之百同意門檻;而為了協助老屋重建,建管處也提供民眾評估老舊建物結構安全性能及重建計畫補助費用。
建管處發言人鄭大川指出,「老舊建築物大概普遍耐震能力都不足啦,那對於這個30年以上老舊房屋,其實我們是鼓勵市民先行做一個耐震能力的評估。」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認為,「台灣其實不光台北市,應該要來做一個強制性的全面的建築的普查,不是所有的方案都是要透過重建解決,是有些方式只是透過你的整建維護或是結構補強的方式。」
建管處也進一步表示,這幾年因為缺工、營建原物料緣故,都是短期讓危老改建推動進步不夠快的原因之一,為了加速推動危險老屋改建,北市府也會持續討論因應方案。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