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晶片法案先進製程定義遭質疑 經部:由專家個案審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今天審議《產業創新條例》草案,被外界認為是「台版晶片法案」。雖然朝野各黨團立委有高度共識,也給予修法肯定,但對於草案中的「先進製程」,或是「前瞻創新」等定義,仍認為不夠清楚,尤其許多細節,要待母法三讀後,才能在子法訂定。就有立委希望,相關研發費用規模,應盡早確認。
台積電赴美設廠,多位立委擔憂人才外流、技術流失,未來台灣恐怕無法處於領先地位。被外界認為是「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10條之2修法,朝野各黨團都給予修法精神肯定,但也對草案中的先進製程等定義、以及多少奈米以下,才算是成熟製程提出質疑。王美花回應,將視個案由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審查。
王美花說明,「他是屬於先進製程的部分,還是前瞻創新的部分,還需要經過你們所謂學者專家,再去組成一個委員會,來審查這樣。」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則追問,「(我們會用)你的專家委員會,是審查這個企業,還是審查這個定義,審查這個定義下面可以適用的技術?」
修法內容包括未來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都可以抵減當年度營所稅。除了定義不清楚,民眾黨立委高虹安也指出,修法倉促且模糊,無法得知修法後影響國家財稅多少,也無法了解那些產業適用。
王美花表示,「如果沒有到12%的時候,其實其他你在研發的費用再降低,其實也會進不來。」高虹安指出,「雖然您剛剛講好,有效稅率12%,可是問題是在這裡面,你如果未來,你是要走剛剛講的個案審查,那到底誰可以適用進入這個個案裡面,到底什麼精神是台版晶片法案贊成的?」
半導體產業發展,攸關台灣經濟情勢,德國每日鏡報10日大篇幅報導,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的影響力,外國學者認為全球經濟繁榮取決於台灣的安全與否,因此保護台灣不受中國侵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