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發射導彈台日警報不同步惹議 國防部:發布標準不一

日本警報大作,北韓近期5度試射飛彈,今(4)日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落入太平洋,引起日方高度警戒,針對北海道、青森一帶啟動國家級J警報,示警民眾尋找掩護,這是日本睽違5年再度發布J警報,民眾坦言對北韓飛彈感到恐慌。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指出,「這是東京都首度發布J警報,北韓今後有可能再發射飛彈。」
東京都政府為此召開危機管理對策會議,這也是東京都首度發布J警報。日本政府應對北韓飛彈威脅第一時間就發布國家警報,而台灣在中共8月圍台軍演同樣遭飛彈飛越上空,國防部卻沒有發布警報,兩者處置方式落差大。
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每一個國家對不管放警報的標準不一樣,我們有我們的標準。日本他們怎麼做我不知道,做參考,沒有哪一個定論。」
邱國正強調,一旦中共發射飛彈國軍一定有所掌握,依舊沒有鬆口發布標準,比照台日應對飛彈飛越上空。日本研判北韓發射火星-12型中程彈道的同型飛彈,飛行距離4千6百公里,高度1千公里,日本火速發布J警報示警。而中共對台發射飛彈,主要是東風系列飛彈,東風15-B飛行距離超過6百公里,高度2百公里。國防部當時沒有發布警報,而是由日本防衛省揭露,引發熱議。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提到,「我們在發布消息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顧慮,例如說我們的情監偵能力,是不是可能會因為這樣被對岸反推,其實他的目的就是造成恐慌。所以這個讓國防部在相關消息宣布的時候,像包括前面的這種可能機敏性的情資,或者像剛剛講的這種灰色地帶這種資訊戰、混合戰這種作為等等的,這些其實讓我們國防部在發布消息的時候,會比較小心。」
學者研判,台日面對飛彈威脅,兩者飛行路徑都超過領空,應不會造成威脅,但國軍不發布,可能避免洩漏情監偵能力。國防院戰略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指出,民防法可就飛彈威脅程度進行動態調整,示警民眾採取避難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