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肯定自備飲料杯優惠新制 盼政府提具體減塑時程表

林靜梅 莊志成/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保署推動7月1日起,四大連鎖業者對於消費者自備飲料杯,要提供5元以上價差。環保團體肯定新政策上路,但認為國內減塑政策強度還不夠,認為應該有更具體的減塑時程表,另外要推動循環容器使用,容器業者認為目前政策不夠友善。

民眾自備飲料杯到四大連鎖店購買飲料,可享5元以上價差,比起過去民眾自備飲料杯,比例很低只有6%,環保署評估新政策上路可望提升自備率。不過環保團體指出,聯合國將於2024年正式落實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減塑公約,台灣應及早提出減塑路徑跟藍圖。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非常需要政府去提早宣告這個中間的減塑藍圖還有時程表,能夠讓產業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因應。」

另外新政策上路,也要求連鎖超商與速食店明年開始,必須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的門市比例要有5%,並減少15%一次性飲料杯用量,不過循環杯容器業者指出,目前推動循環杯並沒有優勢,它的成本比一次性飲料杯高,獎勵補貼又沒有自備飲料杯好,政策並不友善。

環海淨塑業務總監賴俊谷指出,「當前應該將一次用飲料杯列為應加價項目,而非得加價項目,目前加價金額也應該要以至少一元為一個基礎。」

業者指出,現在民眾到連鎖超商、速食店買飲料,使用一次性杯具並無加價,相較之下,使用循環杯雖環保,但消費者仍要歸還,若想鼓勵消費者多使用循環杯,也應有價差來吸引消費者。而針對國內的減塑藍圖與時程表,環保署表示目前正在規劃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