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昨天宣布新的違建處理規劃方向,如果修法通過,明年1月1日起,民國83年以前的既存違建不得修繕,如有修繕行為,將優先查報拆除,不過有議員擔憂既有違建如果不能修繕,可能造成更多公共安全危機。
一間接著一間的違建鐵皮屋頂,一直是台北市市容與公安的一大問題,過去陳水扁擔任臺北市長時為了不讓狀況惡化,以83年12月31日為界線,既存違建除了危害公共安全或專案計畫優先查報拆除外,其餘得拍照列管,暫免查報拆除處分。
另外,既存違建依現行規定在原規模無增加高度或面積的修繕行為,亦得拍照列管,無須優先查報拆除。不過柯市府21日提出新方向,如果修法通過,從明年起,過去83 年之前既存違建將不得修繕,否則優先查報拆除。
台北市建管處發言人鄭大川表示,「違建是不合法的建築物,目前台北市政府正在修正法規,對於83年以前的既存違建將不再同意修繕,如有修繕行為,將優先查報拆除,並預計從112年起實施。」
不過由於柯文哲任期只到今年底,但這項政策如果通過,將在明年實施,有議員認為這類重大變革應該留給下任市長決定。另外配套不足,恐怕會引發像是結構老化崩塌,或是影響逃生安全等等公安問題。
台北市議會工務委員會第一召集人王欣儀說,「過去的既存違建,如果有修繕行為的話會優先處理,可是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可以處理,它一樣是會存在,但是它因為又不能夠修繕,所以導致的一些危險問題,又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在政策制定的時候,應該要很多的配套的考量才對。」
王欣儀認為台北市建管處人力有限,柯市府應該優先處理其他更嚴重的公安危機,像是山坡地老舊房舍無法都更的問題,已經對不少居民的安全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