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減生產.進口原料起 金銀紙價數起欲一倍

清明欲到,真濟人攏會去培墓。毋過最近這物件攏一直咧起價,連這拜拜愛燒的金紙也起欲到一倍。另外有的人的風俗,佇清明會食潤餅,毋過這潤餅皮也欲起價,有的所在對一斤150起到200箍。

擺出每份50或100元不同價位的金紙、銀紙讓民眾選購,因為現在買紙錢,要買到跟之前一樣的份量,最多恐怕得掏2倍的錢。

紙錢業者 黃老闆:「運費的問題、工人的問題,石油在漲價,你要用到紙,這些都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業者說,紙錢因運費、原料上漲,大盤商調整價格後,下游不得不跟進,雖然台灣為了響應環保,國內業者大多不自己生產,從越南、印尼等國家進口,但這波原物料及運費漲價,還是反映在價格上。

民眾:「都有影響,對呀!都有啦!你時候到了還是要買呀,不然怎麼辦?對呀!不然不燒嗎?」

民眾:「我覺得這個是應該(買)的,所以我不會覺得說,漲價或什麼的不會呀。」

民眾說,祭祖不能免俗燒紙錢,負擔變大還是得買,而清明節應景食物潤餅皮也一樣漲價,嘉義東市場這家有70年歷史的潤餅皮老店大排長龍,但麵粉等原物料不斷上漲,店內的潤餅皮也從每台斤150元漲到每台斤200元。

潤餅皮業者 林清祥:「去年的話,我們是一斤150。但是今年的話就漲50塊,就變成一斤200塊錢。真的是沒辦法,因為原物料、麵粉之類的都上漲。」

讓民眾最有感的民生物資,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接連調漲,讓他們大喊吃不消,苦笑說希望有天,薪水也能跟上這波漲潮。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