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台灣釋迦與蓮霧 農委會推內外銷方案鼓勵購買

林靜梅 陳昌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宣布禁止台灣釋迦、蓮霧輸入後,我方雖然積極溝通,中國仍未有回應,在產季來臨之前,農委會循鳳梨模式,再次推出內外銷方案,下午正式啟動國內預購平台,會以相關加碼方式鼓勵各界購買。至於外銷的部分,旅居海外台商表態願意協助,但也坦言高昂的空運運費,是最大挑戰。

三月賣鳳梨,九月繼續賣蓮霧、釋迦,仰賴中國市場的農產品,大門一夕之間被關上,農委會得趕緊替農民找出路,上次鳳梨花了五點六億元護盤,還拉抬了價格,這次釋迦蓮霧循相同模式搶救,但外界不免質疑,有錢賺時是做生意,怎麼遇到困難時,又變成全民共同承擔呢?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面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而且沒有按照國際的遊戲規則,所造成農民整個的影響,政府本來就該有責任,提出各式各樣的產銷調節措施。」

農委會解釋,釋迦外銷佔總量兩成三,若未妥善調節,會衝擊市場價格。至於釋迦外銷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台東縣農業處表示,過去中國視台灣為國內市場,檢疫沒那麼嚴格,如今以嚴格標準中止貿易,應該作為我方提升品管的動力。

台東縣農業處處長許家豪說:「不管到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你的那個不管是藥檢,不管是檢疫的部分,其實都應該做到最好,而不能怪中國大陸這一次,這是我們自己應該加強的。」

農委會下午啟動國內預購平台,先預約擴大內需,而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也大手筆力挺,透過農業金庫,預購釋迦蓮霧三十萬公斤。傳出瑞士有意進口蓮霧鮮果挺台灣,我國在歐洲的台商會也認為可行,但要先克服高運費這一關。

歐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黃行德表示,在空運的這一部分,現在的國際的運費非常的高昂,這個難題必須要去克服。

疫情導致空海運價格高漲,要克服運費成本過高,仍得靠政府補貼,農委會將再次提供運費獎勵金,至於釋迦則較傾向採冷凍食品方式輸出,農委會強調,就算拿10億元出來因應,並非直接發錢給農民,而是進行相關運費補貼、調節產銷等措施,力求平穩國內價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