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佈對6月13開始,暫停進口臺灣的石斑,講有驗出禁藥。進前中國就禁咱的的王梨、王梨釋迦閣有蓮霧,這馬又閣加這項石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透過視訊表達遺憾,也指控中國,按呢是違反國際貿易的規範,可能會向WTO申訴。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家除舊布新也讓應景花卉買氣逐漸熱絡,但由於擔心疫情衝擊買氣,許多花農紛紛減產,水仙等熱銷花卉供不應求。不只花卉,送禮常見的蜜棗或蓮霧禮盒同樣買氣不減,雖然受去年8、9月豪雨影響,今年蜜棗及蓮霧產量略減,但目前市場價格沒有明顯波動。
中國宣布禁止台灣釋迦、蓮霧輸入後,我方雖然積極溝通,中國仍未有回應,在產季來臨之前,農委會循鳳梨模式,再次推出內外銷方案,下午正式啟動國內預購平台,會以相關加碼方式鼓勵各界購買。至於外銷的部分,旅居海外台商表態願意協助,但也坦言高昂的空運運費,是最大挑戰。
中國片面宣布停止台灣釋迦輸入,全國農業金庫循上次、協助行銷鳳梨的經驗,再次推出「產銷媒合平台」,此次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宣布,要購買釋迦蓮霧共三十萬公斤,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至於外銷到其他國家,會以冷凍釋迦為主,不過歐洲台商坦言,運費高昂還是最大的挑戰。
高雄六龜的蜜風鈴蓮霧主要銷往海外,其中又以中國為最大宗,也因此成為首波衝擊對象,不少民眾跟餐廳業者聽到消息,紛紛向當地農民下單訂購,也有外地民眾特地到產地搶買蓮霧。但11月才是蓮霧盛產期,外銷轉內銷恐怕影響價格波動,農民紛紛喊話希望市府協助拓展銷售通路。
中國單方面禁止台灣的蓮霧輸入,衝擊外銷市場。高雄、屏東決定要比照鳳梨事件,強化內需並拓展外銷。目前高雄先發動企業團購來解決訂單,還有業者認購了300公斤。屏東縣長潘孟安則持續在臉書發文,推銷蓮霧加工品,也呼籲民眾要買爆,用行動支持農民。
中國以檢驗出有害生物為由,宣布從今天起暫停輸入台灣的釋迦和蓮霧,陸委會表示,無法接受兩岸農產品、說斷就斷的無理作法。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在臉書要求,中國9月底前必須回應防檢局,否則將在WTO提出控訴。
中國宣布自20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釋迦與蓮霧,蓮霧主要產區屏東縣反應不大,佳冬農會就表示,蓮霧有9成都是內銷,並且早已佈局水果加工市場。另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預估,柑橘可能是下一波受影響的農產品,全國柑橘最大產地的台中市將首當其衝,這讓當地的果農相當憂心。
中秋期間,中國對台灣農產品祭出震撼彈,以檢驗出有害生物為理由,禁止釋迦和蓮霧進口中國,陸委會表示,無法接受兩岸農產品說斷就斷的無理作法,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在臉書要求中國9月底前,必須回應防檢局,否則將在WTO提出控訴。屏東縣府認為,目前不是蓮霧產季,影響有限,而台東縣則力拚有害生物零檢出。
今年年初中國用驗出介殼蟲做理由,禁止臺灣王梨入中國,今中國閣宣布,對9/20開始,咱的釋迦和蓮霧,也袂當銷去中國。毋過咱外銷的釋迦有9成5攏是銷去中國,農民這馬是真煩惱食穿。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就批評,中國根本是咧針對台灣,可能會共WTO提出控訴。